•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公益服務證書網上明碼出售 大學生緣何成主要買家?

2021-04-16 09:21: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為何公益服務證書在網上明碼標價出售

  一張加蓋公章、寫有志願者姓名、志願者服務時長的公益證書,在網上竟被明碼標價出售。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近日調查發現,網際網路交易平臺中有不少商家涉嫌偽造、販賣公益證書。證書還被分為官方版、精裝版、普通版等多種類型。有的商品連結中還有“高級防偽,唯一證書編號”等字樣。

  網上買到馬拉松志願服務證書

  3月25日,記者在某二手交易平臺上聯繫到了一位賣家,對方在網上發佈了一條賣家連結,並配文“志願者證!保真!如圖!大學生,你懂的來”。

  這名賣家詢問購買證書的需求,並拋過來一連串問題:“加學分?綜測?申請獎學金?考研升學?出國留學?”

  經過溝通,賣家建議記者購買一份去年“某國際半程馬拉松賽志願者服務證書”。還特意提醒,證書製作日期是2020年12月6日之前。

  “不少學生是衝著可以拿證書加學分,才來製作證書的。大學生、留學生人數最多。”商家表示。

  在記者質疑其可信度後,該賣家一連發送了8張微信聊天轉賬截圖,並聲稱“全國各大高校都有學生買過”。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該賣家還發送了一張寄貨地址為某知名高校的交易截圖。在他發送的截圖裏,不僅有北京,還有南京等其他地方知名高校。

  賣家還透露,部分在新加坡,以及在香港地區上學的學生也是“常客”。一位學生找過來,因為他同學購買證書通過了審核,所以自己也來買。

  賣家將用戶分享的學校審核通過的頁面截圖發送給記者,作為“商業信譽”的證明。

  該賣家還熱心傳授一些簡單“話術”:“你不用怕老師有疑問,你買的這張志願者證書肯定沒問題。主辦地是旅遊城市,過來旅遊順便當志願者很正常。”

  “或者説,你看到網上宣傳後,成了志願者。志願服務是線上培訓組織、考勤……”另外,他反覆強調,該證書保真。

  交納220元的“證書製作費”後,不出兩天,一份包裹就寄到了記者手中。

  打開包裹後,一份印有“志願者榮譽證書”等字樣的公益證書上清晰地寫有姓名、服務時長等資訊。

  該志願者榮譽證書顯示:感謝您參與“2020某某馬拉松賽”志願者服務工作,共計服務70小時,並以實際行動踐行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者精神。特此證明並予感謝。

  落款是“某某馬拉松賽組委會”,時間是2020年1月5日。

  3月29日,記者以某高校教師的身份電話聯繫了上述馬拉松賽組委會要求核實志願者榮譽證書真偽,相關工作人員表示,需將志願者榮譽證書拍照發送至組委會官方郵箱驗證。

  4月2日,該馬拉松賽組委會回復郵件確認該志願者證書由他們組委會所發。

  北京市煒衡律師事務所律師周浩認為,該組委會可以製作併為參與志願活動的志願者頒發相應的證書。但是,證書不可隨意流通、更不可買賣。這説明該組委會志願服務證書管理方面存在一定漏洞。

  周浩強調,志願者證書是頒發給每一位為組委會活動辛勤付出的志願者的,不應成為用於謀取暴利的“商品”進行交易。該組委會應當檢查志願者證書的製作、頒發渠道。此外,該組委會還應詳細核實志願者身份,不給任何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

  網際網路成為“公益造假”重災區

  記者在某電商平臺搜索“志願者證書”“公益證書”等關鍵詞,瞬間就出現大量的“志願服務證書”“榮譽證書”“感謝信”“愛心公益證書”等商品。

  多家店舖會在商品展示頁附上“志願者服務證書定制化”“內容可改、可放logo”“免費列印內芯”“專業定制”“公益類證書定制”等字樣。

  記者發現,這些商品大多銷售火爆。一件名為“專業定制證書內芯”的商品月銷量突破1萬、並有多達771條評論。這家店裏部分評價還配有“成品”圖片。多位顧客在網上留言:非常滿意,品質不錯,設計美觀。在該商品展示頁中還明確標有“不做假證”的字樣。

  記者明確表示購買證書只是為了增加學校學分時,這家店舖賣家表示可以交易。

  另一家店舖同樣表示,可以為顧客“定制證書”,並稱“按照你説的內容做”。該商家配文稱:“對學校評選評優,獲取獎學金、考研加分、畢業後找工作等有巨大幫助,編號唯一可查。”該商品標價為120元,評論區有網友回復表示:“懂的都懂。”

  大學生緣何成為公益證書主要買家

  22歲的王紅(化名)是大連某高校的應屆畢業生。最近,她正在申請赴英國攻讀研究生學位。

  在她看來,優秀的志願者經歷、公益履歷可以在申請相關學校的環節為申請人贏得一定優勢。並且國外不少高等院校對於在校學生的志願者經歷也十分重視。“志願服務能有加分,在競爭中取得更多優勢。大家都會努力爭取。”王紅説,對於依靠偽造的公益或志願服務證書取得加分的行為,她表示不理解。

  刑法規定,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的行為,可判處犯罪嫌疑人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並處罰金。

  周浩表示,定制證書的行為已涉嫌偽造相關單位印章罪。一經查實,這些商家涉嫌違法犯罪的行為會受到相應處罰。部分希望“走捷徑”的學生也會因造假獲得的相應處分。

  周浩分析,具備相應公益類、志願服務類證書可以為學生的個人履歷添彩,為其在爭取利益或評定榮譽稱號時加分。因此,不少高校學生、商家鋌而走險買賣虛假證書。但誠信是一個學生重要的品質,廣大學生不應“因小失大”,造成不可挽回負面影響。

  周浩建議,市場監管部門應積極處理相關事項,對違法犯罪用治安處罰的方式“打早打小”。網際網路平臺也可以通過篩選方式遮罩涉嫌此類違法犯罪行為的商家商品。公安部門則應加大對此類犯罪行為的破獲和處罰力度。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超 實習生 左智越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1年04月16日 08 版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