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與電信網路詐騙的較量 必須“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2021-04-14 09:05:00
來源:工人日報
字號

  【社評】與電信網路詐騙的較量,必須“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不論處於“齊抓共管、群防群治”哪個環節和位置,相關部門都要為遏制電信網路詐騙犯罪多發高發態勢而恪盡職守,廣大百姓也應切實提高防範意識,共同築起反詐防騙的銅墻鐵壁。

  據4月11日央視報道,有不法分子利用QQ等社交軟體進行電信詐騙、發佈虛假廣告等違法違規操作,相關平臺會凍結此類賬號。然而,這些被凍結的賬號卻可以經不法分子之手,用諸如“通過軟體合成動態照片進行人臉識別驗證”等非常規手段“死而復生”。近日,山西臨汾警方破獲一起涉案達6億元的案件,從各地抓獲從事非法“解封QQ”黑色産業的活動人員十余人。另據新華社報道,電信網路詐騙已成為發展勢頭最快的刑事犯罪。

  “如果説不法分子殺了人,那麼幫助解封賬號的可以説是遞刀子的人。”新聞下的網友跟帖評論,直指網路黑産給網路安全以及社會秩序帶來的衝擊,而這只是電信網路詐騙一個環節的問題。此外,還有諸如不法“卡商”“號商”養卡養號來實施刷單詐騙、設置“薅羊毛”陷阱等;不法分子通過開設釣魚網站或連結,實施“網購退貨”“網路問診”等騙術;不法分子瞄準手機卡和銀行卡,通過技術手段獲取短信驗證碼和交易密碼,實施異地盜刷等。

  電信網路詐騙犯罪分子變換多種形式、使用多種技術手段,大大增加了反詐的難度,令受害者防不勝防,不少受害人的大量錢款被騙甚至家破人亡,而且,此類犯罪還威脅網路安全生態,危及正常的電子商務、移動支付、智慧財産權及社交活動等,給經濟社會生活秩序帶來嚴重衝擊。

  電信網路詐騙禁而不絕,有諸多成因。比如,隨著網際網路經濟和電信産業的迅猛發展,不法分子實施詐騙的技術迭代、手段翻新,增加了公眾的辨別難度;電信網路詐騙集團化、專業化、跨國化運作的趨勢明顯,詐騙團夥得以快速“繁衍”;依託技術手段的電信網路詐騙活動成本更低、獲利更高、打擊更難,不法分子不惜鋌而走險。

  隨著有關方面加大打擊力度、持續不懈推進反詐宣傳,電信網路詐騙活動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據公安部門數據顯示,僅在2020年一年,全國共破獲電信網路詐騙案件32.2萬起,累計挽回損失1876億元。這份成績單顯示了我國公安機關對電信網路詐騙犯罪始終保持嚴打高壓態勢,但從另一個側面也反映出此類犯罪勢頭之猖獗。

  打擊電信網路詐騙,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特別是面對不法分子“與時俱進”的技術、騙術,我們必須“道高一丈”。比如,補上技術短板,完善多部門合作機制,持續擠壓不法分子興風作浪的空間;將反詐宣傳的觸角延伸到社區等“末梢神經”,通過及時公佈典型案例、不法分子新手段和動向等資訊,提醒公眾提高警惕。這方面,有的地方取得不少經驗,諸如社區志願者到府宣傳、推廣反詐APP、反詐警察專人對接服務、及時發送反詐短信等,值得更多地方借鑒。

  令人期待的是,不論是“多部門+多企業+第三方”的合作打擊模式,還是對打擊電信網路詐騙犯罪統一司法實踐的標準與尺度、堵上法治漏洞,乃至相關企業探索利用大數據提升反詐的精準,相關探討和呼籲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共鳴和重視,相關動作頻頻。接下來,有必要在探索跨國防治涉詐案件、建立資訊共用及聯防聯控機制,以及加強跨境聯合執法等方面,再多一些籌謀。

  打擊電信網路詐騙是一場全國一盤棋的攻堅戰,我們應著力減少漏洞、強化薄弱環節,全鏈條出擊。先行一步的地區可以梳理之前取得的經驗,為更多地方持續打擊此類詐騙犯罪,提供智力支援和戰術支援。

  “建設更高水準的平安中國、法治中國”,對打擊電信網路詐騙提出了更高要求。不論處於“齊抓共管、群防群治”哪個環節和位置,相關部門都要為遏制電信網路詐騙犯罪多發高發態勢而恪盡職守,廣大百姓也應切實提高防範意識,共同築起反詐防騙的銅墻鐵壁。

  吳迪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