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藝術作“媒人” 尋解浙江村莊“造血”之道

2021-04-12 14:15: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寧波4月12日電(記者 李典)從巴比松賦能的古堰畫鄉到藝術稻田扮靚的蒼坡古村,從莫幹山民宿集群到浙東涌現一批鄉建藝術家……“陽春白雪”的藝術走入鄉土中國之時,碰撞出多種融合模式,為鄉村帶來新的生機。

  然而,也有不同聲音在質疑:藝術能否真正振興鄉村?藝術化能讓村莊“造血”嗎?“藝術+村莊”能把“盆景”變“風景”嗎?

  藝術,鄉村振興的“媒人”

  鄉村振興路上,如若為“藝術”貼上一個標簽,“媒人”這個詞恰好不過。

  走進因藝術變身的浙江寧海葛家村,遊客在村民葉仙絨的家庭美術館內忙著“打卡”拍照,村民葛品高自家二樓50多平方米的鄉間圖書館成了人們閒讀、小憩的落腳處……

  葛家村黨支部書記葛萬永介紹,在藝術家帶動下,當地村民自發投身到鄉村藝術化改造中,以村莊為畫布,讓沉睡的鄉村再次甦醒。

  “藝術作為一種媒介,走進村莊的第一步,便是讓村民重拾建設家園的自信。”設計、參與葛家村改造的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叢志強談及,城市化進程中,多重因素致使許多村莊淪為“空心村”“留守村”,不得不靠著政府補貼運轉。“但這並不會讓村莊得到良性發展,反而養成一種‘等靠要’的心態。”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提出,立足鄉村文明,深挖鄉村特色文化符號,為增強文化自信提供優質載體。“這其中,藝術振興鄉村的關鍵便在於,讓人們重拾對鄉土文化的自信。”叢志強説。

  “有了對家鄉的認可,村莊在保護好歷史資源、自然風貌的基礎上,開闢了特有空間展示村莊文化,吸引一批批遊客前往與駐足。”浙大寧波理工學院波蘭研究中心外教瑪格達萊娜對這一村莊進行深入調研後,如是評價藝術賦予其的改變。

  “輸血”邁向“造血”的第一步

  鄉村振興,離不開産業興旺。靠藝術變靚的村莊如何聚集更多資源要素,形成豐富多元的鄉村業態?

  “這種轉化的初階形式是發展鄉村旅遊,但旅遊業僅僅是眾多業態的一角,還有許多融合形式值得開發。”深耕農村發展領域多年,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教授黃波認為,以藝術為契機對接項目,有望實現“農業+”的迭代升級。

  譬如,位於浙江鄞州的城楊村,如今在藝術化改造基礎上,實行智慧認養數字化農業。在村中15畝土地上,村莊與浙江益馬當鮮貿易有限公司合作建立共用農場,實現線上租賃、農業認養及農業物聯網等。該公司總經理葉成龍介紹,這一項目不僅讓村集體入股30%、享受分紅,還為村民創造了近10個就業崗位。

  “這種社區支援農業(CSA)模式雖已在北上廣有所流行,但並未得到大範圍普遍推廣。”黃波直言,該項目更多的意義在於對當地的産業示範帶動作用,通過城市對鄉村的支援,促進鄉村産業的提質升級,從而使得鄉村振興擁有産業興旺的“加持”,走出城鄉融合的新路徑。

  探索“盆景”變“風景”的可能

  縱觀鄉村與藝術的結合,成功案例並不鮮見,頗為知名的日本越後妻有藝術祭便是“他山之石”。不過,對承擔著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重任的浙江而言,藝術振興鄉村有益經驗更需有推而廣之的價值。

  其中,滬甬(“寧波”簡稱)雙城的合作探索了城市與鄉村的創新融合。定位為國際濱水藝術社區的上海新湖明珠城社區與寧波城楊村日前達成結對意向。新湖明珠城社區居民代表潘嬌蕾認為,這一結對是城市與鄉村的對話,未來兩地可以建立合作機制,互相借鑒推廣藝術賦能經驗。

  而另一經驗則來自於東西部協作的成果:遠在千里之外的貴州黔西南晴隆定汪村,因葛家村的蝶變,實踐起藝術振興之路。分佈130多戶布依族人家的定汪村有著刺繡、木工、釀酒等特色技藝,眼下,這些“瑰寶”正一一轉化為旅遊文創産品,産生經濟價值。

  由此看來,隨著藝術靈感悄然落地,藝術振興鄉村的“盆景”呈現漸次連點成線趨勢。

  “每個村莊特色迥異、基礎不一,因此選擇的道路也不盡相同。”黃波説,當前經驗推廣之路仍在探索階段,未來村莊將會因動態發展不斷予以調整。(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