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臺灣碩士生“回爐重造”念高職:文憑在手不如一技之長?

2017年10月23日 16:13:43來源:台灣網

  臺灣包袱鋪,別逼我唸書!我是只有大學學歷卻既不想進修也沒打算重讀只想安安穩穩“混日子”的大侃子~眼看著“金九銀十”的黃金求職季就要過去了,有多少人成功換了新飯碗啊?

  

  話説,現在的求職市場,除了某些特定的工種外,“高學歷”已漸漸有被“專業技能”趕超之勢了,不少年輕人甚至認為“文憑在手不如一技在手”。這不,臺灣就興起了碩士生回頭重讀變“資深”高職生的風潮。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新北市私立復興高級商工職業學校(以下簡稱:復興商工)今年首度出現了3名“碩士高職生”。報道稱,這三人雖然擁有了碩士文憑,但因為興趣、工作等緣故,決定再穿回高職校服。

  值得一提的是,臺灣高學歷者“回爐”讀高職並不是今年才興起的風潮,據復興商工統計,2015學年度該校就首度出現4名大學畢業生報名就讀,2016學年增長至8人,2017年又首度出現了高中及碩士畢業生,“回爐”人數漲至19人,較之前增長了近5倍。

  在傳統的認知裏,“高學歷”總與“好前/錢途”掛鉤,只有“考不上好大學的人才會去念高職”,那緣何臺灣會興起“高學歷者重讀高職”之風呢?

  畢業于臺北市立大學應用物理暨化學研究所的25歲黃同學解釋稱,現職母校項目助理的他,常因工作原因需要接觸在求學生涯中未學到的如繪圖、設計等與美術相關的專業課程,為了能在工作上有更好表現,他決定到復興商工,從最基礎的美工學起,“這決定不僅有助於工作,更讓我接觸了未知領域,多了更多美感細胞”。

  除了像黃同學這樣為工作“穿越”回校園的,還有一部分人是因為“興趣”使然。

  據了解,以往臺灣高職的熱門科目大多是商管、資訊、電子等類科,而這兩年,以吃喝玩樂衍生的服務類科報名人數有所增加,其中,“表演藝術科”學生人數6年來便增長逾3成,成為熱門科系之一。以臺灣莊敬高職為例,6年前該校擁有27個表演班,近年來每年擴招1至2個班,至今年已擁有36個班、逾1600名學生。

  莊敬高職校長林淑貴對此表示,“表演藝術科”不單只是培養明星,更能培育學生的自信心,並非人人都想往演藝之路發展,不少學生只是因為“興趣”而單純的想學習表演相關技能。

  當然,還有一部分人是因為看中了高職畢業後的就業前景。

  臺灣能仁家商校長林佳生就指出,技職學校科系以符合社會需求為目標,讓學生一畢業即有就業能力,所以科系學生人數與就業狀況息息相關!他表示,美容、餐飲、觀光事業科歷來都是該校的熱門科系,其中,美容科更是招牌;而近來受到大環境影響的臺灣觀光業,蕭條之景也使得今年該科的入學人數銳減6成。

  此外,隨著各行各業對專業人才需求的增加,擁有“一技之長”的高職生越來越受到企業重視,薪酬也是一路被看好,甚至趕超了大學生、碩士生。

  比如新竹市私立光復高級中學汽車科曾首創臺灣唯一的“自動變速箱維修”特色課程,據汽車科主任盧聖心介紹,若該科學生畢業後自己開店,每個月收入或可突破30萬(新台幣,下同)

  盧聖心表示,維修自動變速箱的技術人員在臺灣只有500多人,但每年卻有數萬台機器需要維修,人力非常缺乏,面對大部分學校只教學生怎麼修引擎卻很少人教修變速箱的情況,學校為讓學生更具競爭力才特別開創此課程,“學生還沒畢業各大車廠就搶著要”。他還透露,該科剛畢業的學生起薪就有2萬4至3萬,比現在的大學生還高;而2015年畢業的學生目前在豐田汽車服務,薪水已突破3萬8千元;還有許多學生畢業一陣子後自己開店,月營業額更可高達100萬元,凈收入可突破20至30萬,相當驚人。

  針對“高學歷者重讀高職”的新潮,臺灣網友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支援者認為“邊工作邊求學是幸福的”、“多一份技能就多一份競爭力”;

  反對者則覺得如此是“極度浪費教育資源”,還有人質疑研究所所長“為什麼培養出‘需要重煉’的碩士”,更有甚者認為臺灣的“碩士含金量下滑”了。

  侃爺想説,“活到老學到老”不僅是對知識的尊重,也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高文憑也好高技能也罷,其帶給我們不只是物質生活的提高更是精神世界的豐腴,不管是為前途還是為夢想,有錢就去賺、有夢就去追,年輕就是幹,大膽進擊吧!

  聲明:本文為“臺灣包袱鋪”團隊投稿作品,內容係作者個人觀點,與台灣網無關。

[責任編輯:楊旋]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