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何潤東因沒有腿毛被欺負!臺灣竟有七成人曾遭校園霸淩

2017年10月19日 07:27:46來源:台灣網

  臺灣包袱鋪,猛料擋不住!大家好,我是從小被呵護,從未被霸淩的小盆友懵girl。剛休完長假的懵妹終於回歸到包袱鋪的懷抱了,今天我們來聊一聊臺灣校園霸淩這件事。

  近日,臺灣藝人何潤東參加了“我有我的霸免權”記者會,為反霸淩發聲。會中他分享自己曾經被霸淩或是霸淩別人的經驗。外型陽光的何潤東表示,高中時在加拿大讀書,因為腿毛少被霸淩,現在回到加拿大後“一個朋友都沒有”,高中三年好像就空白了一段。

  臺灣藝人何潤東等一同為反霸淩發聲。(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臺灣藝人何潤東等一同為反霸淩發聲。(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臺灣兒童福利聯盟17日公佈《2017社會大眾校園霸淩經驗報告》,75.3%的受訪者表示曾接觸校園霸淩事件,九成民眾認為目前的校園霸淩問題比他們求學時更嚴重。

  調查顯示,校園霸淩發生時期以初中最多(69.3%),其次為小學(45.6%)。接觸過校園霸淩事件的民眾,當時所居的角色近四成(38.1%)是被霸淩者,局外人佔最多數(41.6%),只有不到一成(9.5%)是挺身者。

  校園霸淩四形態(圖片來源:臺灣《聯合晚報》)

  校園霸淩四形態(圖片來源:臺灣《聯合晚報》)

  看到這一組數字,懵妹不禁背後一涼,回想起美好的童年,真是感到慶倖萬分啊!

  66%常回想被霸淩的事、75%無法擺脫霸淩的夢魘

  霸淩一時,對被霸淩者可能造成一生傷害。據調查,66.7%民眾表示成年後仍會回想過去的霸淩事件,有75%被霸淩者無法擺脫過去被霸淩的夢魘,93%被霸淩者認為“霸淩會造成一輩子的傷害”。

66%常回想被霸淩的事、75%無法擺脫霸淩的夢魘

  調查還發現,被霸淩者現況普遍更易憂鬱,不擅長人際關係。96.6%被霸淩者曾經心情陷入低潮憂鬱,58.2%認為自己不擅長處理人際關係或人際衝突,挺身者則分別為85.5%及41.8%。

  只是玩玩而已?霸淩者缺同理心

  諷刺的是,根據調查,有21.6%的霸淩者不認同“霸淩會造成一輩子的傷害”,往往認為只是玩玩而已。這也是為何霸淩一再發生的原因,因為霸淩者缺乏同理心。

  有人會問,校園霸淩這麼嚴重,難道老師也不管麼?家長就幹瞪眼?

66%常回想被霸淩的事、75%無法擺脫霸淩的夢魘

  專家:霸淩者需要被同理 老師的態度很重要

  臺灣某初中的前校長稱:“學校老師發現霸淩事件,是否要跟家長説,必須看情況,家長有時是助力,也可能是阻力。家長本身可能就是問題製造者,以此情況,老師並不適合立刻跟家長溝通,但如果家長很明理,就可以敞開來談。”

  原來被欺負了還不能被理解,這是一種怎樣的心塞啊?

 臺灣竟有七成人曾遭校園霸淩

  校園霸淩事件不斷,臺灣不少民意代表認為該有“反霸淩專法”。反霸淩只是喊喊口號的嗎?據臺灣《聯合報》報道,臺少盟秘書長葉大華指出,學校要有足夠的支援系統,設置足夠的專業輔導人力(教師、社工),讓被霸淩的孩子克服創傷,走向復原的路。但目前情況是,800個學生才配一個輔導人力,私立高中職幾乎沒有配置,且霸淩問題一旦出現,都會被隱蔽。

  如何改善霸淩狀況?有些專家給出了這樣的意見

 

   

 

  霸淩者通常有明顯的外放行為、侵略性特質,例如説話衝、動輒嗆罵或行為偏差等;受害者個性容易隱忍,受到不好對待時不會主張自己的權益。如果處理方式是公平、公正,顧及雙方立場,也不傷害學生尊嚴的方式,成立調查小組,調查過程中要針對雙方行為厘清真相,不做懲處,依程式處理,因此較少遇過學生的報復性行為。

  其實,不管在哪個地方,總有一些乖巧又弱小的孩子在學校輪為強勢小孩的欺淩對象,而針對這種校園霸淩事件來説,會對孩子的性格造成不可磨滅的影響,輕則走不出被欺負的陰影而感到消沉,重則變成加害者將自己受過的磨難加諸於其他無辜的人身上。

  懵妹覺得,如果你被霸淩了,一定要第一時間告訴家長和老師,不要默默忍受,而家長若得知孩子被霸淩了,更要保持冷靜,要學會和學校的交涉方式,讓學校正視孩子被同學霸淩的問題,同時,父母要多鼓勵孩子參加學校的社團活動,多交朋友。那些喜歡欺負同學的人看到你有很多朋友,一般就不敢下手欺負你了。

  聲明:本文為“臺灣包袱鋪”團隊投稿作品,內容係作者個人觀點,與台灣網無關。

[責任編輯:張禦舲]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