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多位美國共和黨議員聯署慫恿拜登任內首次“亞洲行”加入“竄訪台灣” 拜登行前再簽“挺臺重返世衛”法案

2022-05-16 14:3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5月16日訊 據報道,美國總統拜登將在展開其首次“亞洲行”前,在白宮簽署了支援臺灣地區所謂“恢復”世衛大會觀察員的法案,此外,美國共和黨9位議員日前也聯署致函拜登,搬出在特朗普任內生效的所謂“臺灣旅行法”,慫恿其在“亞洲行”中所謂“加訪台灣”。有島內輿論指出,這些美國政客只是為了撈取政治利益,根本不是在幫臺灣。而美國的兩岸政策一週數變,值得注意,民進黨當局不宜一廂情願解讀。在臺灣地區參與國際組織活動的問題上,我方曾多次明確指出,包括世界衛生組織這些僅限主權國家加入的聯合國專門機構,臺灣地區作為中國的一部分無權加入。任何炒作世衛大會涉臺問題,企圖在國際上坑蒙拐騙、造勢挑釁,都是徒勞的。對於美國內部分政客炒作竄訪台灣的話題,中方也曾明確警告,這是對中國主權的惡意挑釁,對中國內政的粗暴干涉,一切後果由美方承擔。

  拜登“亞洲行”之前簽署“挺臺”法案

  據報道,拜登將於5月20日至24日訪問韓國和日本,分別與韓國新任總統尹錫悅、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舉行雙邊會議。訪日期間,拜登還會與澳大利亞、印度與日本領導人召開四方安全對話(QUAD)。

  不過在臨行之際,美方還不忘操作“臺灣議題”。據報道,美東時間13日,拜登簽署法案,指定國務卿制定策略,以所謂“恢復臺灣地區在世界衛生大會(WHA)的觀察員地位”。

  新法案還要求美國務院在歷次臺灣地區未能取得觀察員身份的每屆WHA後,向國會説明“在協助臺灣的計劃上所做的改變和作為。”

  民進黨當局連忙“感謝”美方“支援”

  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於本月22日召開大會。對於拜登的此番操弄,蔡英文辦公室、臺外事部門14日同時跳出來發聲“感謝”,宣稱“感謝”拜登自上任以來以實際行動支援臺灣的所謂“國際參與”,以及美行政部門及國會對臺灣的所謂“堅定支援”。

  美辦峰會執意邀臺 中方:反對借抗疫搞政治操弄

  而美方近期在臺灣問題上的操弄還不止於此。據媒體報道,美國與當地時間5月12日聯合個別國家舉辦所謂“全球抗議峰會”,中方沒有與會。外交部發言人在回應記者提問時表示,中方歡迎一切有助於國際社會團結抗疫、科學抗疫的努力,但是我們反對任何國家借抗疫搞政治操弄。由於美方不顧中方嚴正立場和國際社會關於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執意邀請臺灣方面參會,中方無法出席第二屆全球抗疫視頻峰會。

  國臺辦:臺灣地區無權加入世界衛生組織

  針對民進黨當局頻繁炒作世衛大會議題,國臺辦曾明確表示,世界衛生組織是僅限主權國家加入的聯合國專門機構,臺灣地區作為中國的一部分無權加入。民進黨當局自2016年5月執政以來,頑固堅持“臺獨”分裂立場,歪曲否定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破壞了兩岸協商的政治基礎,導致臺灣地區參與世界衛生大會的政治基礎不復存在。這個局面完全是民進黨當局造成的。任何炒作世衛大會涉臺問題,企圖在國際上坑蒙拐騙、造勢挑釁,都是徒勞的。

  島內:美國“對臺政策調整”對臺灣絕非好事

  臺灣《聯合報》也發表社論表示,美國的兩岸政策一週數變,值得注意,民進黨當局不宜一廂情願解讀。文章提醒,要警惕臺灣的“烏克蘭化”。美國在俄烏戰爭中未出一兵一卒,食髓知味,認為可以籌組所謂盟邦,以臺灣為餌,在海峽衝突中,弱化中國大陸。這樣的調整,對臺灣絕非好事。

  9名美議員攛掇拜登“亞洲之行”加入臺灣

  另據報道,美有關政客借拜登的“亞洲行”之機在涉臺問題上煽風點火。據臺媒報道,9名共和黨籍眾議員12日聯名致函給拜登,呼籲他此行應考慮增加竄訪台灣的行程。除繼續抹黑稱中國大陸在“刻意升高臺灣海峽緊張情勢”外,他們還攛掇拜登與蔡英文“當面深談”深化所謂“臺美安全與經濟夥伴關係”等等。

  輿論:美政客鼓動拜登竄訪台灣只是一場政治秀

  值得關注的是,這9位成員都是美國國會所謂“臺灣連線”成員,是臺灣當局花大錢進行政治遊説的重點對象,經常會做出很多涉臺和反華動作。有島內輿論指出,美政客鼓動拜登竄訪台灣地區只是一場政治秀,背後是黨派間的政治博弈。這些美國政客異想天開的表演,只是為了撈取政治利益,根本不是在幫臺灣。

  目前,拜登“亞洲行”的行程還未確定。此前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宣稱有計劃竄訪台灣,但在中方多次強烈表態後,佩洛西在啟程之前突然宣佈新冠檢測“呈陽性”,最終未能成行。

  中方:明知故犯竄訪台灣是對中國主權惡意挑釁

  對於佩洛西當時有意竄訪台灣,中方曾警告,美國國會眾院議長作為一國政要,如明知故犯竄訪台灣,將是對中國主權的惡意挑釁,對中國內政的粗暴干涉,將對外發出極其危險的政治信號。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將作出堅決反應,一切後果由美方承擔。(台灣網特約記者 普燕)

[責任編輯:王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