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數名陸生在臺確診 臺學者呼籲民進黨當局勿只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2022-05-16 10:2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5月16日訊 臺灣文化大學教授劉性仁昨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日前傳出陸生無法以入臺證在臺購買快篩試劑,後雖經臺陸委會協調,現已解決問題。但陸生在臺灣社會始終是邊緣人,一旦疫情爆發,就會遇到像是買不到口罩、無法打疫苗、無法快篩等困境,所有問題都必須通過媒體及民代反映後方能解決。

  針對數名陸生在臺確診,國臺辦日前回應,民進黨當局始終沒有給予陸生公平待遇和相關權益保障,臺灣疫情爆發,使這一項問題更加凸顯。因此呼籲民進黨當局,正視並改善大陸學生的權益保障問題,不要再推諉敷衍。

  文章指出,臺灣與其花大筆鈔票援外,倒不如照顧好境內的陸生及外籍生,之前(2020年6月)民進黨當局宣佈開放11個低風險國家或地區學生入境,然而7600名大陸學生卻被排除在外,若以當時大陸每日新增確診遠比名單中的所謂低風險國家或地區少,顯然對於大陸地區有所偏見。

  2021年7月民進黨當局開放18歲以上民眾登記接種疫苗,但也將陸生排除在外,使陸生連登記的機會都沒有。今年4月實施快篩實名制,民眾憑健保卡購買快測包,由於陸生在島內長期無法參與健保,不僅醫療權益無法得到保障,包括之前的口罩和此次的快篩試劑均無法第一時間購買。凡此例證,皆説明蔡英文當局對陸生缺乏整體通盤的權利保障,試問這該如何構建友善安全的校園環境?

  文章質問:什麼是公平?什麼是人道考慮與人權價值?蔡英文當局口口聲聲説資源有限,卻浪費許多不必要的醫療支出;只有正視陸生來臺是居留而非停留,觀念改變,陸生納保才有真正出路。畢竟陸生只是希望得到平等的對待;健保能夠帶給陸生醫療保障,不用擔心生病;更能早日檢討“三限六不”不合時宜的規範必須修改。

  文章表示,如今疫情嚴峻,陸生也難以返回大陸,蔡英文當局倘若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恐怕無法解決陸生相關醫療問題,無法落實人權保障,也會造成臺灣防疫的缺口。如果想要類似狀況不再發生,恐怕只有將陸生納入健保一途,他們在臺灣的求學生活才能夠獲得保障。(台灣網 娟子)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