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國臺辦:兩岸同胞共同努力 排除人為製造障礙

2019-12-11 11:0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12月11日北京訊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今天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主持本次新聞發佈會。

  11月4日,國務院臺辦、國家發展和改革委經商中央組織部等20個部門,出臺了《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26條措施”)。“26條措施”發佈之後,受到了廣大臺胞臺企的熱烈歡迎和肯定,為了讓大家更能詳細地了解“26條措施”的具體情況,本次發佈會特別邀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外資司鄭持平副司長,科學技術部港澳臺辦公室徐捷副主任,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標準創新司李玉冰副司長,以及國務院臺辦經濟局陳斌華副局長,詳細介紹“26條措施”當中涉及到為臺灣企業提供同等待遇的13條措施。

  中國日報記者:第11條提出,“推動兩岸食品、農産品、消費品安全監管合作”,但是島內有人質疑,在當前兩岸協商聯繫機制停擺的情況下,難以落實這方面的合作。請問這方面的問題能否得到解決?

  陳斌華:為提升通關時效,壓縮通關時長,降低企業物流成本,11月1日,海關總署發佈實施了《關於對進口汽車零部件推廣實施採信便利化措施的公告》,對包括從臺灣輸入大陸的《進出口稅則》8708章節涉及3C認證的8個HS編碼的進口汽車零部件,海關在檢驗時可直接採信認證機構出具的認證證書,原則上不再實施抽樣送檢。

  您剛才提到了兩岸制度化協商聯繫機制停擺的問題,由於眾所週知的原因,兩岸制度化協商聯繫機制停擺,但我們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步伐沒有停止。推動兩岸食品、農産品檢疫、消費品安全監管合作,是造福兩岸同胞和相關産業的具體舉措,大陸方面將認真落實。我們希望兩岸同胞共同努力,排除兩岸交流合作中人為製造的障礙,真正增進臺灣同胞利益福祉。(台灣網 劉洪羊)

[責任編輯:劉洪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