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灣想取消鄉鎮市長選舉?説好的“民主”呢?

2017-11-21 13:5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日前,民進黨“民意代表”鄭運鵬提出“地方制度法”修正草案,擬取消全臺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選舉,法案已付委待審查。在民進黨完全執政的優勢下,只要有“上下合拍”的意願與企圖,想必通過只是時間的問題,不管過程如何,國民黨是“擋不住”。

  比如臺當局“行政院會”日前通過“農田水利會組織通則”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農田水利會將改“官派”,民進黨不顧反對之聲,最終“如已所願”。然而,民進黨在挾持“完全執政”的優勢,鄉鎮市長改官派充滿政治算計。

  首先,實現“一黨獨大”。臺灣實現二次政黨輪替後,民進黨實現了完全執政。在政治利益第一的思維和心中,處處利用行政資源與優勢,既對國民黨“清查追殺”,又利用拉攏、引誘的手法,圖謀實現“一黨獨大”,從執意推動的“前瞻計劃”、年金改革、“一例一休”都可以看出,民進黨的政治胃口一直是永無止境的,即便是民眾的抗議和反對,也是“背水一戰”,肆意妄為。這種行徑的最終目標就是實現民進黨的“一黨獨大”,面對國民黨的“重新執政”的現實考驗和危險,民進黨一面利用政策的胡蘿蔔,搞悲情牌對民眾繼續欺騙和蠱惑,同時還祭出“順昌逆亡”的大棒,對反對者和質疑聲統統壓制和打壓。

  其次,“消滅”國民黨。國民黨失去完全執政的優勢,從執政黨到在野黨的轉變,至今仍未走出失敗的陰霾,黨內鬥爭和無休止的爭鬥,隱藏著分裂、滅亡、邊緣化、泡沫化的險境,黨內大佬的明爭暗鬥,山頭派系的勾心鬥角,黨團與國民黨步調不一致、聲音不同步、立場不相同,縣市長選舉提名等等,都成為國民黨的引誘和威脅。但是,對於內憂而言,更多的則是來自民進黨的全面主政的外患。雖然吳敦義有“雄心”,但是對民進黨的黨産清查至今無法有效應對,對民進黨步步緊逼和追殺無方可解。其實,民進黨就是借著民主的幌子,對國民黨進行全方位、多層級的追殺,直至“消滅”國民黨。政治對手之間的殘酷和爭鬥,從民進黨的種種手段和行徑我們可以看出,民進黨不會停手罷手,只會越來越強,手段越來越毒辣,直至達到最終的目的。

  最後,假借民主“綁樁”選戰。諸如民進黨強力推動的“前瞻計劃”一樣,對地方借用資金資源的拉攏打壓,順從給資源,反對給剩飯,甚至連剩飯都沒有,雖然國民黨祭出了許多反對的招法,但最終還是沒有擋住民進黨的強力推動。現在,民進黨又鄉鎮市長改官派,其實就是進一步拉攏地方的行政資源和收編派系山頭,為民進黨的選戰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和積攢更多的基層力量。不管是“酬庸綁樁”,還是“綁樁選戰”,口頭上宣稱是民主政治,其實就是借助“解決選舉弊病”來服務和服從於民進黨的選票選戰。而民進黨不管是曾經的在野黨身份,還是如今的執政黨優勢,都將這種借民主搞選戰發揮得淋漓盡致,正是“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説去吧”。

  民進黨籍臺中市議員張雅旻直呼:“烏鴉站在豬背上,看什麼都是黑的”。其實,這就是臺灣的政治生態,更是臺灣政治鬥爭的口號和嘴臉。不管哪個政黨上臺也好,還是口頭上宣稱為臺灣民眾服務也罷,整天的忙著選戰,有幾個是真心為臺灣民眾謀福祉、辦實事的呢?

  臺灣民眾的信任與支援之票,淪落到如今的背叛與放棄的跳票,應該深思和警醒。否則,臺灣豈會變得更好?(台灣網網友:文劍)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