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非理性的臺灣期待更多的明白人

時間:2015-09-16 10:50   來源:台灣網

  近日看了多篇島內反思現今民粹氾濫的文章,特別是臺灣《中國時報》今天的社論尤其一針見血,筆者讀後不禁感慨:要是臺灣能多一些、再多一些這樣的明白人,就好了。

  文章是這樣寫的:臺灣部分政治人物與民眾長期以來過度沉溺在自我中心的“恐中”慣性裏,覺得別人一舉一動都是衝著自己來的,於是像個任性的小孩,只單方面要別人配合自己的需要,卻忘了“尊重”是相對的,要別人如何對待自己,也應調整一下自己對待別人的態度。把大陸變成臺灣不順遂與困境的唯一理由與罪魁禍首很容易,卻不會因此改變現狀、突破困境;相反的,關起門來怨天尤人、自憐自艾的心態,會讓臺灣停止自我反省,也失去惕勵進步的能力。

  的確如此,這兩年的臺灣社會,已經在不知不覺中逐漸邁向了非理性化社會生態的危險境地。部分政治人物與民眾引以為傲的所謂“民主”,也在他們的這種非理性化操作下,變成了可怕的“民粹”。他們的集體症狀就是“迫害妄想”,遇到任何事情,他們都會條件反射似地把問題簡化——所有責任都是大陸的。比如,大陸對臺灣友善,他們認為是統戰伎倆;大陸想要通過ECFA或服貿貨貿對臺灣減免關稅、降低貿易障礙,他們説這是糖衣毒藥;大陸發展高科技産業,他們認為是衝著臺灣來的紅色供應鏈;大陸為落實總體國家安全戰略而發展、部署導彈,他們又認為這是在威脅臺灣、要求大陸撤導彈。

  在這些人的眼中,大陸怎樣做都不對,而更可悲的是,這些人的非理性行為,已經給臺灣社會帶來了負面影響,如果繼續下去,很有可能推動整個臺灣社會向下沉淪,並且給兩岸關係發展帶來極大困難。從去年的太陽花學運抵制兩岸服貿協議,到今年的反課綱微調運動,都帶給世人極大震撼。比如,他們反對把“日本統治時期”改為“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反對在“慰安婦”前面增加“被迫”二字等,他們在侵略與被侵略這樣的大是大非問題上、在慰安婦是否被迫這樣的事關人類良知的問題上,居然都與世界的主流認知持相反態度,而且能夠帶動臺灣社會上相當一部分人為他們喝彩,可見這種症狀已到了多麼嚴重、多麼急需治療的程度!

  也因此,我們在最近的島內輿論中,看到了許多反思這種現狀的聲音。這些學生運動的背後,均有民進黨與“臺獨”勢力的支援,為了拖垮國民黨以及政治鬥爭,他們不惜置整個臺灣的利益於不顧,他們正是這些亂源的罪魁禍首!但民進黨這些只會搞破壞、從來不搞建設的政治勢力,卻能夠僅僅依賴非理性社會思潮的影響而建立起較高的民意支援率,不能不説是怪事一樁。這種劣幣驅逐良幣的政治現象,正在嚴重威脅著臺灣的發展與進步。

  最後筆者還是想以臺灣《中國時報》那篇社論中的話作為結尾:收起被迫害妄想,放下自我中心主義,在大陸崛起不可逆的今天,逞義和團式蠻勇是不智的,應思考如何在大陸崛起的舞臺與龍共舞,為臺灣開創新機遇、尋找新機會,這是我們對兩岸關係、臺灣發展憂心之餘,所做的誠摰呼籲!(台灣網網友:王沉)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