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經濟實説大家談】宋清輝:中國經濟將繼續以高品質發展下去

2017-12-26 08:4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自從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後,品質逐漸成為熱詞。縱觀近年兩會、2017年10月份的十九大以及2017年12月18日至20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高品質已然成為主流。這説明,高品質發展一方面將成為未來五年和各類政策會圍繞的一大重點,另一方面也將成為我國新時代經濟建設的重要基礎。

  圍繞高品質發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通過一系列關鍵詞詮釋了我國經濟發展下一步要做的工作。分別是財政貨幣政策、金融風險、三去一降一補、房地産、實體經濟、産權保護、農村改革、國企改革。

  從我國當前所處的大環境來看,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才能繼續穩定和完善宏觀政策框架,確保經濟運作處在合理區間,著力推動提質增效升級。結合在高品質發展的前提下,預計未來較長一段時間,我國依然會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以確保經濟的穩定發展,並在一定程度上防範金融風險,當然只通過這種方式防範金融風險,也是不可能的。

  領導層對潛在的金融風險未雨綢繆,金融活動不佳、不良資産、資訊不對稱、監管不力等各方面因素都有成為金融風險的成因。因為金融風險的不可測,只能通過規範金融制度、加強監管、加強防範、疏通有可能出現風險點等方式,才有可能避免金融風險或減少金融風險帶來的損失,或是降低系統性風險的可能性。過剩産能是可能會導致金融風險的因素之一,三去一降一補也是其應對措施之一。

  三去一降一補的重點在於供給側改革,即通過供給側改革去掉煤炭、鋼鐵行業的過剩産能,去掉三四線過剩的房地産庫存,去掉企業的杠桿,降掉各種生産經營之間的成本,補上發展的短板和制度的短板。我國近年來在供給側改革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適度地擠掉了一部分泡沫,可以預計未來三年的三區一降一補還將有條不紊地推進。

  在三四線城市的房地産在繼續去庫存的過程中,“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也越來越清晰。無論是房地産供應相對緊張的一二線城市還是正在去庫存的三四線城市,一方面要滿足城市居民的住房需求,另一方面又要防止各種投機行為,抑制房地産泡沫並防止房價出現大起大落。這也説明,國家未來的經濟支撐力量將從過去興盛的房地産進行轉移,實體産業將成為下一個重點。

  實體經濟更加切合高品質發展,所有正常消費者都會趨向於高品質、低成本的商品,這要求實體經濟、實體産業一方面需要有獨有的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需要通過數字經濟打通各種渠道。這要求實體産業需要不斷創新發展,積極培養專業專項人才,引進先進的技術設備和管理理念,對企業組織架構進行合理優化。在推動市場逐漸公平競爭的情況下,繼續引導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轉變,因此“智”的核心即産權也需要有充分的保護,讓實體經濟多一重保障。

  我國産權保護近年來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保護力度還不足夠,國家需要儘快根據我國社會的各種情況,加強對各種所有制組織和自然人物質財産、知識財産、虛擬財産以及其他各種合法、合理産權存在形式的保護。

  農村的産權同樣需要保護,這是農村改革的一部分。除了明晰農村集體産權歸屬、賦予農民更加充分的財産權利外,農村改革還需要進行多種探索和試點,繼續推動三農、新農村建設,結合各地自身實際情況,實事求是拓寬農村的營收渠道、尋求更多致富門路。

  國有企業也需要通過改革尋找更多的出路,從我國2017年以來國企改革的情況來看,與以往相比更注重系統性、協調性和廣泛性,這意味著國有企業在改革過程中對高品質發展的關注愈發重視,這也將成為我國未來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

  一系列圍繞高品質發展的關鍵詞,無論是宏觀調控還是細節實施中,所需要進行的工作均是環環相扣、缺一不可,需要全國人民共同努力才能實現。隨著我國各方面、各産業、各種制度的品質不斷提升,我國未來的經濟發展必然會進入健康、穩定、抗風險能力強的時代。(作者係著名經濟學家、台灣網特約經濟學家宋清輝,著有《一本書讀懂經濟新常態》等書)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