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生所受歧視是臺灣文明的悲哀嗎?

時間:2015-12-07 09:25   來源:台灣網

  攸關在臺灣讀書的陸生納入島內健保的“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法,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上月底試圖闖關,但深綠的臺聯黨團提出440項變更議程杯葛,民進黨則主張與“健保法“並案處理,國民黨團同意擱置,本會期確定無法三讀。

  話説,目前在臺灣,陸生是唯一未納入健保的群體。第一屆赴臺灣就讀大學的陸生都已經畢業回大陸了,這個明顯涉及歧視的問題,最近又將重回原點。臺灣《聯合報》忍不住追問:連涉及人道的納保問題,在野黨都反對,更遑論套在陸生脖子上的重重枷鎖。為何陸生納保吵了四年還在原地打轉?為何又會對陸生設下三限六不,除了在野黨的杯葛,更來自執政黨的懦弱。比起牽涉廣泛的“國會改革”,攸關人道及平權的陸生納保,更有理由“不必等到明年”。

  正如該文所説,會到臺灣求學的陸生,基本上都是嚮往或喜愛臺灣的。但就是對這些友臺的年輕人,臺灣社會還總是有人充滿著一股莫名的敵意。前幾天陸生張逸帆在個人臉書上談論陸生納保議題的文章,甚至還因為被檢舉,而被臉書連續刪文。張逸帆在受訪時表示,不解在民主社會中為何還會有人剝奪個人講話的權利。

  民進黨主席、也是2016參選人的蔡英文5日承諾,未來當選後,陸生人數不會減少,對陸生議題採取開放態度。但筆者不禁想問一聲:這樣不友善的環境,誰還敢再來?蔡主席,你又曾為來臺的陸生做過些什麼有意義的事?就在蔡釋出“善意”的時候,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賴士葆説了:蔡英文説不反對陸生納保,但她仍要求民進黨團以“其他方式”拖住陸生納保案,相當遺憾。

  是否應該承認大陸學歷、是否開放陸生赴臺就讀,在臺灣經歷了不可思議的15年討論與8任“教育部長”。一直到2011年,臺灣才開放大陸學生報考臺灣大專院校,但同時也採取了“三限六不”,即:限制僅認可大陸學術聲望卓著的學校學歷、限制來臺陸生總量、限制醫事學歷採認;大陸學生不給予加分優待、入學管道不同不會影響臺灣學生就學權益、政府不編列獎助學金、不允許在校外打工或兼職、陸生停止修業或畢業後不可續留臺灣就業、大陸學生不能報考公職。一直到2014年,臺灣才放寬陸生擔任研究助理。此外,陸生的學費標準也高於臺灣本地學生,基本是本地生與僑生(含港澳生)的兩倍。2014年,臺有關部門初審通過“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陸生赴臺就讀有望參加健保,不過藍綠陣營的對抗使之遲遲無法變成現實。

  臺大政治研究所的大陸學生張逸帆在臉書貼文,一一反駁了反對把陸生納入健保的藉口。他並説:“我無法接受在這樣一個社會裏生活下去。他們一邊肆無忌憚地辱罵著你的出身,一邊又以文明與先進自居。龍應臺説,請用文明説服我;那我現在用這句話還贈當今的臺灣,也請你用文明説服我。”

  筆者也很想問一句:陸生在臺灣所遭受的種種歧視,難道是島內社會的文明所帶來的嗎?(台灣網網友:郭冰)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