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李鵬:當前島內“臺獨”分裂勢力所作所為是困獸猶鬥的最後掙扎

2021-12-01 14:3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李鵬通過視頻連線方式進行發言。(台灣網 尹賽楠 攝)

  台灣網12月1日北京訊 (記者 張亞靜)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李鵬在日前舉辦的第八屆兩岸智庫學術論壇上指出,當今世界正面臨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2016年以來的臺海形勢持續複雜嚴峻,民進黨當局拒不改變“臺獨”分裂立場,同外國勢力勾結企圖“倚美謀獨”,是兩岸關係緊張動蕩的根源,是臺海地區和平穩定的最大威脅。

  李鵬表示,美國是影響臺灣問題的最大外部因素。以美國為首的國際反華勢力都在臺灣問題上加大挑釁,不斷挑戰大陸紅線底線,企圖實現“以臺制華”。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美臺勾連和美國在實施“以臺制華”戰略的過程中,也有明顯色厲內荏的一面。美國在祭出“大動作”加強與臺灣政治與安全關係的過程中依然“留有餘地”,甚至在中國大陸強烈抗議和交涉後還有“後撤”的現象。美國對臺灣的各種“支援”經常是雷聲大、雨點小。

  李鵬指出,島內的“臺獨”分裂勢力及其活動是導致臺海局勢緊張的根本原因。2016年5月以來,民進黨當局頑固堅持“臺獨”分裂立場,拒絕承認“九二共識”,不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嚴重衝擊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基礎,導致臺海局勢持續緊張嚴峻。

  民進黨當局認為必須要抓住美國將中國大陸視為戰略競爭對手、中美關係緊張的最後機會,加緊推動“臺獨”分裂進程。島內極端“臺獨”勢力甚至認為“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給蔡英文當局施加更大的壓力,這才是臺海形勢變化如此複雜嚴峻的實質。但這改變不了民進黨已經深陷“想獨而不敢獨,謀獨而不能獨,稱獨而不是獨”的困局之中,當前臺灣當局和島內其他“臺獨”分裂勢力的所作所為只不過是在作困獸猶鬥的最後掙扎。

  李鵬進一步指出,事實上,臺灣民眾求和平、求安定、求發展的主流民意從未改變過。民進黨當局營造的民意假像只是一種短期的表面現象,是基於新冠疫情導致兩岸之間無法往來,民進黨制定的所謂“反滲透法”産生的寒蟬效應,以及網路時代通過豢養“網軍”煽動民粹主義導致的非理性狂熱。但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兩岸之間的交流遲早要恢復,臺灣民眾希望兩岸交流和實現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願望不是幾部“惡法”就能阻擋的,民進黨的“網軍”已經在島內臭名昭著,當一切回歸正常,被民進黨當局扭曲的“民意”真相遲早要還原。(完)

[責任編輯:張亞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