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董拔萃:ECFA十年看兩岸關係

2020-05-09 11:4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ECFA全名為“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圖片來源:網路)

  ECFA全名為“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2010年6月27日由海協會與臺灣海基會簽訂。10年來,兩岸關係和島內政治生態都發生了重大變化。商簽ECFA的目的在於增進兩岸之間的經濟交流合作,互惠互利,共同繁榮。其時,在島內執政的國民黨馬英九當局希望通過雙方協商以儘快達成,早日實施。因為,ECFA對臺灣經濟發展和島內民眾的實在利益非常重要。但是,“在野”的民進黨為其“臺獨”政治目的,對ECFA的商談,採取極為惡劣的手段進行干擾破壞。

  回顧一下歷史:在當年的4月23日,綠營舉行一場所謂ECFA“公投”的“百萬聯署救臺灣”記者會,拉開反ECFA的序幕。緊接著,時任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與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在4月25日下午進行一場有關ECFA的辯論。據媒體報道,這場辯論有90萬人通過“公視”直播觀戰。“雙英”辯論被視為關係到馬英九能否連任,蔡英文能否作為民進黨候選人競爭2012年“大位”。

  蔡英文曾參與臺灣地區加入WTO的談判。ECFA對臺灣經濟的重要及臺灣方面將獲得更大利益完全心知肚明。但蔡英文為其“臺獨”的一黨一己之私,對ECFA“為反對而反對”。當時輿論認為,蔡英文有WTO的談判經驗,又在2008年擔任民進黨主席以後,贏了幾場小型選舉,帶領民進黨走出2008年慘敗的低谷;另一方的馬英九,由於在施政方面受民進黨干擾,又有黨內鬥爭等種種原因,諸事不順,民調支援率嚴重下滑。蔡英文在專業以及辯才均不遜於馬英九,氣勢也略勝一籌。但結果是:辯場中的蔡英文顯得焦躁不安,言不由衷,無所適從,理虧心虛的窘態暴露無遺。馬英九看到地區經濟整合的大勢,ECFA對臺灣至關重要。“錯過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馬英九把握時機,站在為臺灣經濟發展和民眾受益著想的正確立場,辯論中從容自信,有理有據,話鋒甚健,處於主攻態勢。“雙英”ECFA之辯,高下立判,孰輸孰贏,不言而喻。惱羞成怒的蔡英文在27日氣急敗壞地聲稱,如果馬英九簽ECFA,2012年若民進黨重新執政,就要廢掉。同時,蔡英文要民進黨“立委”在“立法院”中把ECFA擋下,擋不下就要發動“公投”。

  兩個月後,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帶頭搞了一場所謂的“反一中市場,人民公投做主人”的反ECFA遊行。綠營包括李登輝、呂、遊、蘇、謝“四大綠王”等“臺獨”分子傾巢而出。由此可見,當時的蔡英文反ECFA是何等的不擇手段,瘋狂至極。

  在兩岸雙方的努力下,ECFA在6月29日簽署。8月17日臺灣地區立法機構通過。10年來,ECFA為臺灣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好處,特別是祖國大陸根據這一合作機制,先後出臺“31條”和“26條”等惠臺政策,臺灣方面因大陸的“讓利”,收穫頗豐。

  2012年馬英九連任,兩岸關係繼續保持和平發展態勢。為進一步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和産業交流合作,2013年6月21日,海協會和臺灣海基會在上海舉行會談,簽署《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服貿協議”是根據《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和世界貿易組織《服務貿易總協議》,經雙方平等協商達成的ECFA後續協商項目。該協議的達成,對臺灣業者爭取更多的大陸商機,加入區域經濟整合,提振經濟都非常重要。

  但是,2014年3月,“臺獨”勢力又再次興風作浪,他們無視臺灣會否在地區經濟整合中掉隊,導致經濟衰退,影響民生。以蔡英文青年軍為主體的“太陽花學運”掀起一波長達20多天的“反一中市場”、“反ECFA”、“反服貿”狂潮。3月18日暴力攻入“立法院”安營紮寨,杯葛ECFA審議,上演一場場極為骯髒醜陋的鬧劇。3月23日又攻入“行政院”,3月30日凱達格蘭大道近12萬人的“黑衫軍”集結示威遊行。由於“太陽花學運”和民進黨的政治干擾,《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簽署而未能生效,“兩岸貨物貿易協議”商談被迫中斷。

  “太陽花學運”,蔡英文是其青年軍的幕後主使,也是政治利益的收割者。在民進黨內的內鬥中,蔡英文利用青年軍逼走蘇貞昌,自己回鍋當黨主席。2016年作為民進黨候選人參選獲勝,掌握臺灣地區的最高權力,執政後4年的“臺獨”分裂活動,導致兩岸關係惡化,臺灣前景堪憂。

  蔡英文對ECFA的經濟利益是看得最清楚的,而“臺獨”政治所需,反ECFA也最賣力,同時有在其2016年執政後坐享ECFA的成果整整4年。在2012年蔡英文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之時,以及2016年勝選前後,即使對曾痛批是“包著糖衣的毒藥”的ECFA,蔡英文都表示過要“概括承受”。在ECFA簽訂10年後的今天,臺灣陸委會主委陳明通在3月30日“立法院”答詢時,坦承ECFA對臺灣有利,希望續簽。

  民進黨為何對ECFA今是昨非?對比,筆者認為,臺灣島內長期受民進黨綠媒矇騙的人們應動動腦筋,思考一下蔡英文是愛臺灣還是愛自己的權位?民進黨是為臺灣的經濟民生還是為其“臺獨”政治?ECFA是“糖衣毒藥”還是真實的“和平紅利”?據相關資料,大陸是臺灣的第一大貿易夥伴,臺灣出口到大陸的産品可創造700億美元以上的外貿順差。兩岸保持和平發展對臺灣經濟民生的重要性是十分明顯的。ECFA10年屆滿是延續或終止,成為目前輿論頗為關注的問題。就ECFA而言,其本身是一個單純的經濟問題,不涉及政治敏感問題,目的只在於增進兩岸的經濟合作。但是,必須認識的是:ECFA是以兩岸和平發展為時代背景而簽訂的,兩岸和平發展是以“九二共識”的一個中國原則為政治互信基礎而實現的。

  民進黨當局執政4年來,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堅持“臺獨”路線,大搞“去中國化”。最近,在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之際,又上演了“倚美抗中”、“借疫謀獨”極其惡劣的“臺獨”鬧劇。在大陸發生疫情之初,蘇貞昌則嚴令口罩不能“出口”大陸,而在臺灣疫情暴發之後,口罩供應不足,民眾需排長隊而且是限購的情況下,蔡當局卻大搞“口罩外交”,四處送貨,又乘機炒作“加入WHO”,“參加WHA”,妄圖製造“兩個中國”、“一中一台”。更惡劣的是配合美國政客攻擊世衛組織,豢養網軍污辱世衛組織和總幹事譚德賽,干擾世衛組織指導全球抗疫及正常工作。民進黨當局抱美國大腿,迎合“涉臺法案”,加大對美軍購及軍事勾連,狂言“做好戰爭準備”,妄圖“以武拒統”;蔡英文拋出所謂“中華民國臺灣”,“臺灣主權獨立”,目前又與所謂的“總統府資政”老“臺獨”分子辜寬敏唱雙簧,辜寬敏成立“臺灣制憲基金會”,拋出兩項“公投”議題,要“啟動憲政改造工程”,要“推動制定一部符合臺灣現狀的新憲法”,向“法理臺獨”邁出危險的一步。4年來,民進黨當局從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外事等全面地進行“臺獨”分裂活動,同時極力阻撓兩岸交流交往,嚴重地惡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基礎幾乎已破壞殆盡。

  但是,民進黨當局為何希望ECFA持續下去呢?筆者認為,我們應透過現象看本質。續簽ECFA並非民進黨當局的本意,而是迫於無奈的權宜之計。民進黨當局表示希望ECFA續簽的“善意”,更多的是把日後可預料的臺灣經濟困境的“鍋”甩給大陸的惡劣的政治算計,避免島內民眾因生活困苦引發的怒火燒到自己。4年來,民進黨當局以“倚美反中”為施政主軸,“經濟脫中”是其“臺獨”的組成部分,ECFA不符合其長遠的目標。他們希望的是能與美國達成“臺美自由貿易協議”,加入“印太戰略”和CPTPP等。脫離祖國大陸,成為美國的第51個經濟州。

  但是,現實下的臺灣經濟離不開大陸。從李登輝的“南向政策”、陳水扁時期的“新南向政策”,到今日蔡英文仍在推動的又是“南向”,但都沒有取得較好的成果,而是失敗居多。事實證明,兩岸經濟關係若斷鏈,脫離大陸市場的臺灣,無異於經濟上的自殺。所以,民進黨當局無論把大陸地區當成“敵國”,把大陸同胞視為“敵人”,恨不得與大陸一刀兩斷,但仍然希望ECFA的存在,以維持當前臺灣經濟的平穩發展。所謂“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由此也可以得到鮮活的詮釋。

  從最近媒體輿論看來,有不少論者認為ECFA應該終止,無需要續簽。不要讓民進黨當局用大陸的“讓利”以鞏固“臺獨”政權,購買更多先進武器以抗拒統一,何況,民進黨當局積極配合美國對華貿易戰,想從中尋找更多的“臺獨”空間和利益。“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兩岸互信的政治基礎已遭到破壞,經濟合作的維繫是非常脆弱的,任何成果隨時都會毀於一旦。主張ECFA應終止不無道理。

  《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第十六條(之一):“一方終止本協議應以書面通知另一方。雙方應在終止通知發出之日起三十日內開始協商。如協商未能達成一致,則本協議自通知一方發出終止通知起第一百八十日終止。”由此可見,該協議並沒有明確規定實行後的有效期限,而是明確其中一方經一定的程式則可單方面終止該協議。筆者認為,中央政府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對臺政策,對臺灣當局釋出善意,為臺灣同胞著想,始終秉持“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從ECFA簽訂,“服貿協議”簽署,出臺政策“讓利”,無不是以幫助臺灣發展經濟和臺灣同胞謀福利為出發點。但是民進黨當局卻一邊享受“和平紅利”吃香喝辣,一邊敲鍋砸碗,煽動民粹“仇中反中”,操控綠媒,豢養網軍,鋪天蓋地的虛假資訊,無休止地輿論轟炸,顛倒是非,混淆黑白,極盡抹黑污辱大陸之能事,受矇騙的島內民眾,不能真正了解ECFA,也未能感受大陸的善意,島內的民粹被裹挾,並長期為“臺獨”所利用。儘管如此,祖國大陸仍然以最大誠意和善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前景,可以説做到仁至義盡。希望臺當局能在“臺獨”路上懸崖勒馬,走到“九二共識”的基礎上發展兩岸關係,創造有利兩岸經濟合作的良好氛圍,以延續ECFA的實行,同時讓“服貿協議”生效,啟動“貨貿協議”續談,為兩岸和平發展和為臺灣民眾爭取更多的“和平紅利”。“兄弟雖有小忿,不廢懿親”。希望臺當局不要走到背叛國家民族的絕路,在關係到國家民族根本利益的重大問題上,原則不可動搖,底線十分明確。也希望民進黨當局不要企圖把ECFA終止的“鍋”甩給大陸,倘若煽動“反中仇中”,必然造成兩岸關係嚴重惡化,臺海局勢動蕩的臺灣,外資卻步,島內企業外移是必然的現象,臺當局最終只能是引火燒身,自取滅亡。

  筆者認為,鋻於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防控工作仍然嚴峻也非常重要。ECFA10年屆滿,無論是續簽的協商或終止的通知均可暫緩。給蔡英文時間以思考,利用520連任演説,明確告訴臺灣民眾,她將會如何對待兩岸關係,將要把臺灣帶向何方。

  筆者認為,在此同時,我們也應再次十分明確而堅定地強調: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國必須統一,兩岸必須對話,兩岸的政治對立不能無限期地拖延下去。筆者認為,祖國大陸在1979年元旦《告臺灣同胞書》發表以後,以及2005年《反分裂國家法》制定,對臺灣方面以親情呼喚,以義理奉勸,以國法正告,該説的都説了,該做的也都做了。倘若對祖國大陸的誠意和善意置若罔聞,“臺獨”一路走到黑,勿謂言之不預!

  ECFA10年期滿之際,蔡英文將在520正式連任。ECFA對兩岸和平發展有利,對臺灣的經濟前景尤為重要,這是眾所週知的不爭事實。但在當前兩岸關係惡化的現實中,ECFA的存廢則顯得不是那麼特別重要。兩岸關係若進一步惡化,ECFA則沒有存在的意義和必要,只有兩岸回到和平發展的正常軌道,ECFA的功效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對臺政策是一貫的,秉持“兩岸一家親”的理念,為臺灣同胞著想始終不變,增進兩岸經濟合作共謀福祉是真誠的。臺灣何去何從,球在民進黨當局手中,借520連任演説明確闡述,是一個重要的機會。放棄“臺獨”主張,走和平發展之路,為ECFA成果的鞏固發展,為臺灣同胞謀取更多實實在在的“和平紅利”,是唯一正確的選擇。若誤判形勢,踩出紅線,逾越雷池,繼續製造“兩個中國”、“一中一台”,或公然推動“制憲公投”,謀求“法理臺獨”,那麼,民進黨當局和“臺獨”分子們所面臨的或將是全面的經濟制裁和包括以非和平方式在內的堅決打擊和徹底清除。(作者:董拔萃,係菲律賓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責任編輯: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