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今日香港、明日臺灣”與“今日臺灣、明日香港”的理性之辯

2019-09-12 09:1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兩岸快評第191期】

  香港事件爆發以來,臺灣也捲入其中,不僅高度關切,還不同程度的介入,讓外界對臺灣與香港問題更加關注與關心。然而,在今日香港與臺灣未來發展前途與相互關係問題上出現不同論調。臺灣的蔡英文等綠營大肆製造“今日香港、明日臺灣”的社會輿論,“港獨”分子黃之鋒等人卻拋出“今日臺灣、明日香港”口號。

  那麼,如何看待“今天的香港”與“明天的臺灣”,或“今天的臺灣”與“明日的香港”問題?或者説,如何正確理解與看待香港與臺灣的未來問題,確實需要理性、客觀、善意的分析與判斷,而不是帶有特定的政治目的與情緒的政治操作。

  臺灣綠營所謂的“今日香港、明日臺灣”論調,是要宣揚香港回歸後並沒有真正落實“一國兩制”,香港的民主、自由、法治受到影響或中央干預,因此臺灣不能被統一,更不能實行“一國兩制”,否則統一後的臺灣,就會向香港一樣失去自由、民主、法治,因此不能讓未來的臺灣變成今日的香港,因此要拒絕統一與反對統一。顯然這是一種典型的政治偏見與政治操作,也是對事實的極大歪曲。

  用當下的香港與未來統一後的臺灣來簡單對比是不科學的。況且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探索“兩制臺灣方案”的主張,就是要總結香港與澳門“一國兩制”實踐經驗,提出更符合臺灣實際情況或不同與港澳的“一國兩制”安排。如此一來,“今日香港”並不一定是“明日臺灣”,兩者一定是有差別或不同的。況且,臺灣與香港在性質上存在很大差異,香港曾是英國殖民統治,是中英通過談判解決香港的回歸或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行使國家主權問題。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戰延伸,未來和平統一是中國內部兩岸當局的協商解決,與香港回歸有很大不同,自然不能將兩者簡單相提並論。

  事實上,臺灣島內對“今日香港、明日臺灣”論調也有不同的觀點。臺灣《聯合報》(8月31日)發表“香港加工的‘芒果幹’,臺灣不宜食用”,社論認為,港臺不能相提並論,認為“今日香港、明日臺灣”根本是無稽之談,民進黨是在製造“今天香港、明日臺灣”的威脅論,是在恐嚇民眾,將明年初的選舉變成“保有民主生活方式”與“被統”的選擇。

  目前儘管香港面臨大規模的暴力抗議活動,面臨許多挑戰,但香港仍是一個法治社會,香港“一國兩制”實踐也是相當成功的,香港的民主、自由較港英殖民統治時期有很大進步。這是鐵的事實。況且今日香港也不能只政治,還要看經濟與社會。香港仍是全球最有活力的城市,經濟自由度一直名列世界前列,也是全球最重要的金融中心、航運中心與資訊中心,這種開放與自由度豈是臺灣所能相比的。

  今日香港,會不會成為明日臺灣,也有不同的認定與含義。黃之鋒所講的“今日香港、明日臺灣”,就是希望現在的香港未來能夠向臺灣一樣實現一人一票的領導人選舉,實現所謂的“真普選”與“真民主”。這只是從民主選舉而言的,況且存在很大的缺陷。今天的臺灣雖然實現了直接民主選舉,有所謂的言論自由,然而今日的臺灣只有“臺獨”的言論自由,卻沒有統一的言論自由,並不是真正的言論自由。蔡英文與民進黨玩法弄法的“威權治理”,早為人病垢。就臺灣發展而言,從昔日亞洲“四小龍”之首變為“四小龍”之尾,走上衰落之路,更是香港應借鑒之處。大陸一些學者所講的“今日香港、明日臺灣”則是另一種認識,是擔心今日繁榮的香港會步上臺灣衰落之路,步上政治對抗與社會撕裂的後塵。因此,今日臺灣才是明日香港之鑒,香港應走理性問政、和諧相處與共謀發展之路,維護香港法治精神與經濟穩定繁榮,而不是步上臺灣衰落之路。

  其實,不論是今天的臺灣,還是今天的香港,作為中國不同時空下兩個特殊地區,各有各的優勢與長處,也各有各的問題與困難,並不能簡單論其誰好誰劣,更不能因目前香港出現重大抗議活動就否定與污名化“一國兩制”,就否定香港發展成就。如果香港或能找到較“一國兩制”更好的回歸後的治理方案,我想中央政府也樂於接受。事實上,直到目前,還沒有較“一國兩制”更好的方案與安排。因此,我們應正向、積極思維認識與看待香港與臺灣,讓香港與臺灣兩者可以相互借鑒,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共同進步,共同發展,共同成為中華大地上兩個獨特的發展寶地,共造中華盛世。(作者:王建民,係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福建閩南師範大學兩岸一家親研究院名譽院長)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