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共産黨對臺政策的一貫性、連續性和堅定性

2019-05-10 16:1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新年伊始,《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紀念會在北京隆重舉行,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重要講話。沒想到講話震驚了民進黨執政的臺灣當局及其時刻圖謀分裂的“臺獨”分子們。蔡英文五小時即有了響動,“臺獨”分子們也一個個蠢蠢尾隨……可惜的是,這響動盡顯拙劣和愚鈍、幼稚加癡憨。深究其因,就是對中共一貫的對臺政策不了解、不熟悉、不明瞭,慣作井底之蛙。

  眾所週知,中共對臺政策是因為中國有了臺灣問題,而臺灣問題是因為美國插手中國內政才形成的。因為那時的中國一窮二白、百廢待舉,剛剛成立的新中國還沒有力量面對強大的侵略者。但祖國統一、祖國不能分裂則自始至終深埋在兩岸中國人的心中。不論是作為戰勝者的毛澤東,還是敗踞在臺灣的蔣介石。 

  金門炮戰即是一例。

  事件發生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期,美國為謀求自身利益極大化,逼迫蔣介石從金門、馬祖撤軍,實現其“劃峽而治”的陰謀。就在蔣介石苦於無計可施之際,毛澤東果斷決定炮擊金門,使外界依舊認為中國仍在內戰,美的圖謀頓遭失敗。儘管金、馬守軍傷亡慘重,但蔣介石仍連説幾聲“好”!這恐怕只有蔣心裏明白,毛澤東幫助了他蔣介石。但這又何止是幫蔣,實則是毛蔣心有靈犀、心知肚明:“中國人自己的事,怎容他人染指”。

  實際上,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國第一代領導人在對待臺灣問題上,很早就顯示出了心繫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的偉大情懷和駕馭臺灣問題的高超藝術。如果説新中國成立之初,武力解放臺灣還是中共對臺政策的唯一意志,那麼隨著朝鮮戰爭的結束,作為戰略家的毛澤東,審時度勢,認為發生了變化的國際國內形勢已經不允許再展開像海南島那樣大規模的渡海登陸作戰,而是開始認真探索起解決臺灣問題的新途徑,那就是和平解放臺灣。之後,這種探索成為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國第一代領導人心中的戰略構想。併為之矢志不渝地努力和實踐。至此,中共對臺政策的核心——“和平統一”落定。

  圍繞著這個核心主體,若干年來,幾代中國領導人沉著應對層出不窮的國際風雲變幻和海峽兩岸局勢,運籌帷幄,用中國智慧豐富和發展了“和平統一”核心,包括“一個中國原則”“一國兩制”“九二共識”“反對‘臺獨’”“不放棄武力”等,“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更加明晰、豐富、堅定,充滿民族大義和同胞情懷。這從1979年《告臺灣同胞書》,到1981年“葉九條”、1983年“鄧六條”、1995年“江八點”、2005年《反分裂國家法》、2008年“胡六條”,再到今天習近平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紀念會上的重要講話,可以一窺端倪。 

  那麼,蔡英文們為何對今天習總書記的講話還感到如此驚悚,我想理由恐怕只有一條,那就是不擅長學習歷史,不懂得學習歷史的人,又怎能帶領2300萬台胞走向幸福?(作者:竇為龍,臺聲雜誌社總編輯。本文曾發佈於今日頭條“理論小品”欄目。)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