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專家:從“三新”到“三不”凸顯蔡英文兩岸政策倒退

2018-01-10 14:0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針對2017年末,蔡英文在年終媒體茶敘中拋出“三不”兩岸立場,指責大陸“武力擴張”,合理化其“防務自主政策”,並向大陸喊話“不要動武”。華廣網10日刊載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劉匡宇的評論文章指出,在蔡英文慣用的文青辭藻下,其“三不政策”比以往的“四不”、“三新”更加空虛混亂、消極倒退,根本看不到其改善兩岸關係的真心,而只是其試圖虛張聲勢的喊話而已。

  全文內容如下:

  2017年末,蔡英文在年終媒體茶敘中拋出“三不”兩岸立場,指責大陸“武力擴張”,合理化其“防務自主政策”,並向大陸喊話“不要動武”。綜觀蔡全年兩岸政策談話,其立場越發空洞、虛偽和保守。

  蔡英文兩岸政策調門漸長,內容更虛

  一是借年終談話秀肌肉、放空炮。蔡英文上任兩年來,由於在兩岸政策和島內施政方面皆乏善可陳,在消極回避心態下,將“元旦談話”慣例改為“年終媒體茶敘”,涉兩岸、“防務”內容大幅增加且相互裹挾,透露出的信號值得注意。其一,借自製武器展示向大陸示威。此次談話選擇在臺灣航太研發重鎮臺灣“中科院龍園園區”舉行,展示了臺灣自製的“騰雲號”無人機及高教機模型、去年曾爆發“誤射”事故的“雄三導彈”以及被稱為“臺灣版戰斧”的“雄二E型巡航導彈”。蔡幕僚特意向媒體放話稱,這是要給大陸看到其“防務自主”的決心。其二,污衊大陸軍事擴張,寬慰自己“大陸不會動武”。蔡一開始就將矛頭直指大陸,稱“大陸軍事擴張影響區域安全穩定”,臺灣因此要“合理增長防務預算”。同時,蔡又稱“大陸領導高層是理性決策者”,不應考慮任何對臺動武可能性。其三,妄稱“新三不”維持臺海穩定局面。蔡稱其上任以來兩岸關係“維持基本穩定”,並稱未來兩岸關係“不會暴走、不會僵住、也不會走回過去國民黨威權時代不相往來的老路”。

  二是蔡英文兩岸論述本質不變而姿態百變,僵化保守且愈加強硬。回溯蔡英文涉兩岸關係的談話,從沒有脫離其就職演説和民進黨“臺獨黨綱”的本質,可謂百變不離“獨”宗,並有愈加與大陸對抗的傾向。其一,頑拒“九二共識”。蔡英文在2016年末提出“新四不”的論調,2017年初又拋出更偽善強硬的“兩張答卷”和“三新”論述,要求兩岸以“新的規範框架和互動模式”應對所謂區域“新情勢”和兩岸“新答卷”,其本質仍是妄圖不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收割兩岸交流成果,尋求兩岸“無共識的互動”。其二,製造“維持現狀”假像。2017年10月底,蔡英文在“兩岸交流30年研討會”上看似回應十九大,但其發言強調“雖無互動認識,仍能推動兩岸關係發展”。在年終記者會上,其又一廂情願地用“三不”否認兩岸現狀,搶奪大陸推動民間交流的功勞,用“維持兩岸穩定”來自我麻醉、欺騙民眾。其三,升級對抗姿態宣示“以武拒統”。在“互動新模式”之後,蔡又試圖通過“三新”向大陸打“民意、民主、國際”牌,意圖棄守轉攻,爭奪“兩岸對等博弈”的主動權和話語權。實際上,蔡英文的兩岸政策愈發混亂、保守,這説明其對大陸的政治意志、戰略能力和當前形勢存在嚴重誤判,其兩岸政策不是求兩岸和平發展,而是為“柔性臺獨”護航,為“法理臺獨”蓄力。

  蔡英文頑固的兩岸思維是兩岸關係重大風險

  在蔡英文慣用的文青辭藻下,其“三不政策”比以往的“四不”、“三新”更加空虛混亂、消極倒退,根本看不到其改善兩岸關係的真心,而只是其試圖虛張聲勢的喊話而已。

  一是“三不”是故弄玄虛的騙術。其一,“不會暴走”是放空炮,看似是保證不會重蹈李、扁“暴衝妄為”的覆轍,但從其“柔性臺獨”的種種言行來看,蔡英文作為“兩國論”與“一邊一國”的主要參與者,是比李、扁意識形態更頑固的“理念臺獨者”。實際上,美國不會允許民進黨越界,大陸也明確劃下了應對“急獨”的紅線,能否“暴走”並不取決於蔡。其二,“不會僵住”是畫大餅,兩岸高層互動完全僵凍,只有綠營人士仍在鼓吹“習蔡會”,而兩岸民間交流多為大陸推動或自然發生,蔡當局事實上是敦促臺灣資本、人員從大陸轉移和限縮大陸資本、人員入臺的反角。因此,蔡此言是在自抬身價。其三,“不會不相往來”是攪渾水,兩岸當前“不相往來”是蔡拒絕“九二共識”所致,不提馬當局時期兩岸和平發展道路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和制度化成果被揮霍,卻跳到冷戰時代兩岸隔絕對峙的“戒嚴時期”來混淆視聽、轉移話題,這是為掩蓋其兩岸政策的失能。

  二是“反中拒統”而又預期“不武”實屬不智。蔡英文兩岸政策的錯亂還包括其用自己都不確信的“大陸不會動武”來忽悠島內民眾。其一,蔡當局頑拒“九二共識”,用“南太尋親”對抗“兩岸一家親”,極力“去中國化”抵消“兩岸命運共同體”,力推“新南向”抗衡“一帶一路”,倒向“印太戰略”而拒絕參與中華民族復興的“中國夢”,不斷以低姿態、小碎步來蹭紅線;在大陸明確加強軍事手段“防獨”之後,又祭出“國際牌”、“道義牌”,施壓大陸“棄武”。可以説,蔡的兩岸政策思維混雜著其對大陸的無知幻想,也暴露出其在大陸壓力下的無助感和“近乎搖尾乞憐的一廂情願”。其二,蔡作出“挾洋自重”、“以武拒統”和“防務自主”的姿態,聲稱“寧可百年無戰事、不可一日無戰備”,這些言行事實上是蔡在向島內外聽眾傳達不同的信號:安撫“慶富案”後民眾對“防務”的疑慮,警告大陸臺灣外有靠山、內有戰備,示意美國臺灣既尋求“防務自主”又會滿足美國的戰略和利益索求。本質上,蔡是“勿恃敵之不來,正恃吾有以待之”,其並非嗅不到戰爭的氣息,而是自信當前大陸不可能對臺動武,卻輕忽了大陸對國家核心利益和根本政治原則的堅持。以當前民調來看,臺灣有多少“鐵桿獨”願意做“急獨”炮灰,蔡豈能心中無數?

  三是蔡英文兩岸立場愈發頑固、倒退。其一,如果只評估文本的紙面含義,蔡英文老調重彈的“三不”比其2016年末、2017年初的談話更加消極、保守。 蔡英文的“四不”、“三新”畢竟在表面上直面兩岸關係的惡化,也主動提出了“互動新模式”作為“不是解方的解方”,而到了2017年末,蔡只做出負面表述,強調“不會”而不見作為與期待,似有“棄守”兩岸關係之意。其二,蔡兩岸立場的真章事實上完全裹挾在“防務”論述中。蔡從一開頭就侃侃而談“防務”主題,一字一句矛頭都對準大陸,只有詰責反批,只談防衛制衡,其言行顯然無益於改善兩岸關係。蔡以這樣的立場辭舊迎新,顯然只會給2018年的兩岸關係蒙上更多陰影。

  四是蔡英文仍生活在“平行的兩岸時空”中。蔡將“上任500天”口誤為“500年”,顯示其似乎“度日如年”,但其仍然罔顧民調和民意都認知到兩岸惡化的顯著事實,對其兩岸政策自鳴得意。不過,島內網民卻在社交網路評論稱,“她不是生活在你我的臺灣,這邊是水深火熱,那邊是朱門酒肉”,並且廣傳模倣諷刺蔡的“kuso版元旦文告”,以及“6年級絕望、7年級苦撐、8年級等死、9年級逃離鬼島”的貼文。可見,蔡當局堅守意識形態,自我感覺良好,正在與兩岸形勢與真實民意展開激烈拔河。

[責任編輯: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