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專家:賴清德的神話正在破滅

2018-01-04 13:3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華廣網4日刊載南京大學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南京大學臺研所兼職教授楊澤軍的評論文章指出,臺“行政院長”、前臺南市長賴清德在島內有“賴神”之稱,其民調一直居高不下,成為臺灣政壇最強勁的風雲人物,風頭蓋過蔡英文,正因如此,蔡英文才在執政不彰、民調低迷的情況下,不得已撤下林全,換上賴清德接任“行政院長”,企圖借賴清德的聲望拉抬氣勢、提升民調。現在看來不僅蔡英文欲借賴清德拉抬聲勢的圖謀基本失敗,而且賴清德自身難保,正在一步步滑向林全的窘境。

  全文內容如下:

  臺“行政院長”、前臺南市長賴清德在島內有“賴神”之稱,其民調一直居高不下,成為臺灣政壇最強勁的風雲人物,風頭蓋過蔡英文,先前由其轉戰臺北市長的呼聲就很高,甚至出現挺其直接角逐2020台灣地區領導人的聲音,簡直就被視為民進黨的救世主。正因如此,蔡英文才在執政不彰、民調低迷的情況下,不得已撤下林全,換上賴清德接任“行政院長”,企圖借賴清德的聲望拉抬氣勢、提升民調。這一度確有所收穫,賴上任之初,著實火了一把,不僅自己的支援率頗可觀,對蔡英文的聲望也有一定拉抬。然而,這只是曇花一現,賴清德的神話正在逐漸破滅,僅僅兩三個月,其施政滿意度大跌10多個百分點,蔡英文也重新跌回低谷,欲借“賴神”拉抬低迷氣勢的圖謀落空。

  其實,賴清德神話的破滅先前就已初見端倪。據《天下雜誌》2017年9月的縣市長施政滿意度民調顯示,作為綠營“天王級明星”,賴清德的光環正在消褪,其在臺南市長任上的最後一次施政滿意度民調表現已非以往般傲人,排名持續下滑,由2015年第1、2016年第4,到這次已經排到第7。轉任“行政院長”後,賴清德雖一度氣勢大幅上揚,但這明顯是剛上任的效應,民眾對之有期待。只可惜賴清德並非真神,面對施政困境,亦非三頭六臂,不比林全更有能力,同樣是束手無策,老的問題沒有解決,新的問題又接踵而至。賴清德上任首日,臺“行政院”外就爆發衝突,反對“南鐵東移”人士一大早就在大門口集結,抗議民眾情緒激憤,不斷想衝入“行政院”,宣稱要向賴致贈“功在迫遷”的匾額進行嗆聲,甚至不停高喊“太陽花可以為何我們不行”,與警方發生肢體衝突,現場一片混亂。這給賴清德送了個見面禮,來了個下馬威。

  反“南鐵東移”只是個開頭,賴清德面臨的困境太多。“非核家園”導致缺電問題嚴重,林全原本想重啟被封的核電機組,結果被痛批,民眾甚至要起訴林“謀財害命”,賴清德面對如此的局面同樣沒有良策,核電不能碰,缺電問題就會持續下去,時時掣肘、困擾著賴的施政;強勢通過“前瞻計劃”完全是在為選舉“綁樁”,對經濟沒有帶來實際利好,遭遇激烈反彈,對其施政不是助力而是阻力;繼續推動“新南向政策”,借此拉動東南亞客源,弱化陸客赴臺銳減的衝擊,卻收效甚微,島內觀光業生意依然慘澹,旅遊業相關從業者生計困難,被外界嘲諷民進黨乾脆教教大家怎麼苦中作樂、“用愛發財”;民進黨強推“勞基法”修法,“一例一休”爭議愈演愈烈,持續發酵,激起勞工強烈不滿,抗議浪潮一浪高過一浪,徹底揭開了民進黨尊重、關心勞工的謊言,賴清德僅強調向勞工解釋清楚會獲得理解,除此之外拿不出好的解決辦法;獵雷艦弊案爆發,臺當局在處理上拖延、推諉以及與該案説不清、理還亂的關係,也重創了蔡英文、賴清德。

  賴清德本人亦是頻出包,爭議不斷,上臺伊始即公然聲稱自己“是主張‘臺灣獨立’的政治工作者,也是務實的‘臺獨主義者’,不論擔任哪一個職務都不會改變”,引發軒然大波,激起社會的強烈反應;11月下旬,賴清德參加“1966長照服務專線”開通活動,致詞時又説出有失身份的出格話,稱勉勵薪資僅有3萬元(新台幣,下同)的照服員“可以當成做功德、做善事”,引發島內社會強烈反彈,痛批賴是在“講幹話”,譏諷賴可以改名“賴功德”,臺當局“行政院”可以改名為“功德院”,更有不滿者將公交車站點指示牌上的臺當局“行政院”改成“功德院”,引起一片嘲笑聲,也重創賴清德形象。

  賴清德的施政如此狀況,滿意度自然難以維持,上臺之初的高支援率逐漸下降是預料之中的。臺灣“未來事件交易所”今年9月底至11月底進行了臺灣地區領導人與“內閣”滿意度預測:賴清德“滿意度價格”從50元左右下滑至30元出頭,蔡英文“滿意度價格”從40元以上跌至34元;11月底民調顯示,賴清德施政滿意度首度跌破50%,剩下44.8%,蔡英文滿意度也重新回到先前的低位;12月下旬民調顯示,蔡、賴滿意度進一步下降,賴再跌3%至41.8%,不滿意比例上升達37%,已接近死亡交叉;蔡滿意度跌破上任以來的新低32%,不滿意重新回到60%以上。

  由此可見,不僅蔡英文欲借賴清德拉抬聲勢的圖謀基本失敗,而且賴清德自身難保,正在一步步滑向林全的窘境。

[責任編輯: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