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學思踐悟十九大】“兩岸一家親”為新時代兩岸關係鎖定方向

2017-12-05 08:1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心靈契合”被寫入黨的十九大報告,表明大陸在追求國家統一進程中十分重視拉近兩岸同胞的心理距離,同時也對“兩岸一家親”這個習近平總書記長期倡導的對臺工作理念進行了又一次的重點闡釋。縱覽十九大報告的涉臺部分,處處都處於“兩岸一家親”理念的指導之下。習總書記高度重視“兩岸一家親”理念,十八大以來在各種場合不斷強調、多次闡發,在十九大報告中又再次提及“兩岸同胞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這些重要指示,都為正處於中華民族邁向偉大復興的新坐標點上的兩岸關係,鎖定了方位、指明瞭方向。

  一、“兩岸一家親”助力島內民意正面轉向

  臺灣《聯合報》11月20日發佈兩岸關係年度調查顯示,臺灣民眾對於大陸民眾的觀感首次逆轉成為好評居多,49%對大陸民眾印象佳,對大陸政府的好感也是歷年最高,40%願意赴大陸就業,較去年大幅增加9個百分點。島內各界人士分析認為,十九大重申“兩岸一家親”,表達了對臺灣同胞的尊重,願意率先同臺灣民眾分享大陸發展機遇,在贏取臺灣民心方面無疑是成功的。

  對於目前島內民意出現較大轉折,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在11月29日的新聞發佈會上回應記者詢問時表示:兩岸同胞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大陸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奉行的對臺方針政策,使越來越多的臺灣民眾認識到,我們為臺灣同胞謀福祉是真心實意的,兩岸同胞是命運共同體,大陸的發展對臺灣不是威脅,而是機遇;認識到“臺獨”損害兩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和臺灣同胞的切身利益;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推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有利於增進自身的福祉。我們相信,隨著大陸的繁榮進步,這個趨勢還會發展。

  的確,十九大報告中“尊重臺灣現有的社會制度和臺灣同胞生活方式”“願意率先同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的機遇”“逐步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增進臺灣同胞福祉”等內容,處處都是“兩岸一家親”的親情體現。“兩岸一家親”是一個事實,也是兩岸同胞的親情紐帶。沒有“兩岸一家親”,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就無從談起,兩岸關係發展就沒有了動力。大陸長期以來積極出臺政策措施,讓兩岸民眾尤其臺灣同胞從兩岸交流中擁有“獲得感”,正是這份“同胞愛、手足情”凝結成了大陸自始至終為臺灣同胞謀福祉辦實事的真心實意。“親情不僅能療傷止痛、化解心結,而且能實現心靈契合”,正是“兩岸一家親”理念在現實中得到了不斷加強,兩岸同胞才擁有了巨大的和平紅利,才帶動了臺灣同胞對大陸越來越多的正面認知。

  二、心靈契合是“兩岸一家親”的應有之義

  (一)“心墻”還在,需要深化和平發展

  雖然兩岸30年來的交流已經非常密切,但“臺獨”分裂勢力的長期欺騙蠱惑,特別是民進黨在臺灣兩次執政期間力推文化教育等領域的“去中國化”,令許多臺灣同胞對大陸、兩岸交流、國家統一産生了誤解與敵意,就像一堵“心墻”干擾著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繼續深化。所以,加強兩岸民間交流,以人民的力量來繼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才能儘快化解兩岸同胞的心理隔閡,實現“心靈契合”,進而為“兩岸一家親,共圓中國夢”打下更為堅實的基礎。

  (二)心靈契合需要雙方互相理解

  理解從來都是雙向的。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9月會見臺灣和平統一團體聯合參訪團時曾指出:“我們所追求的國家統一不僅是形式上的統一,更重要的是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我們理解臺灣同胞因特殊歷史遭遇和不同社會環境而形成的心態,尊重臺灣同胞自己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願意用真誠、善意、親情拉近兩岸同胞的心理距離。”兩岸一家親首先需要大陸同胞理解包容臺灣同胞的複雜心態,臺灣同胞具有光榮的愛國主義傳統,為了做中國人,曾不惜拋頭顱灑熱血,不屈不撓,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近代以來,臺灣同胞又經歷了一段複雜與獨特的歷史。“對歷史留給臺灣同胞的傷痛,我們感同身受,因為這是中華兒女心頭共同的創傷。”

  與此同時,臺灣同胞也需要克服島內的資訊障礙,轉變舊有的觀念,對大陸的現狀與善意進行客觀的重新了解與評價,正如習近平總書記説的:“臺灣同胞也需要更多了解和理解大陸13億同胞的感受和心態,尊重大陸同胞的選擇和追求。”建立在彼此互相理解與信任的基礎之上,兩岸同胞才能真心手攜手,共同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

  三、“一家親”的對立面是“臺獨”

  “我們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這“六個任何”出現在十九大報告中,把大陸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絕不容忍國家分裂的歷史悲劇重演的決心和意志表達得淋漓盡致。這不僅是在提醒分裂勢力勿再誤判大陸對底線的堅持,更是給了希望和平發展的絕大多數臺灣民眾一顆定心丸,因為“臺獨”只會造成“兩岸一家仇”,我們絕不允許“臺獨”勢力的陰謀得逞。

  民進黨2016年開始在臺灣全面執政,令“臺獨”再度成為危害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不安定因素,也令“去中國化”再次在島內大行其道。一切分裂祖國的行為都必遭到全體中國人的堅決反對,十九大報告鄭重向世界宣佈:我們有堅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夠的能力挫敗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圖謀,保護好“兩岸一家親”,兩岸同胞團結起來共同抵制“臺獨”的侵蝕並最終戰勝“臺獨”,才能迎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天。

  總之,兩岸儘管從1949年以來尚未統一,但這只是兩岸的歷史遺留問題,並沒有改變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兩岸近百年來雖然離多聚少,但卻從未隔開“兩岸一家親”的血脈親情,島內多年來的民調均顯示,臺灣逾80%的人認為自己屬於中華民族。今日之中國,正昂首闊步走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今日之中國人,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民族復興這個偉大的目標。我們所追求的國家統一,不僅是形式上的統一,更重要的是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兩岸一家親”就是要兩岸同胞彼此交心、以誠相待,真正攜手共圓屬於我們共同的“中國夢”!(作者:史澤華,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