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系列連載:和平發展、“融合發展”與和平統一、“民族復興”(三)

2019-10-22 08:1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中央對臺方針政策:一脈相承、與時俱進》之五

和平發展、“融合發展”與和平統一、“民族復興”(三)

(接上篇)

  三、將“和平統一”與“心靈契合”“融合發展”相結合,強調兩岸“一家親”“命運共同體”

  從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亞洲命運共同體”,到提出“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習近平總書記在臺灣問題上將“和平統一”與“心靈契合”“融合發展”聯繫起來深入論述,強調“兩岸命運共同體”“兩岸一家親”。

  (一)提出“實現同胞心靈契合,增進和平統一認同”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9月26日會見臺灣和平統一團體聯合參訪團時,首次提出“兩岸同胞心靈契合”——我們所追求的國家統一不僅是形式上的統一,更重要的是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這就是説,追求國家統一,既重視形式(政權統合),更重視實質(心靈契合),實際揭示了實現統一的更高層次、更高品質。為達“心靈契合”,需要推己及人。習近平提出,我們“理解臺灣同胞因特殊歷史遭遇和不同社會環境而形成的心態”“尊重臺灣同胞自己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我們“願意真誠拉近兩岸同胞的心理距離”;臺灣同胞“也需要更多了解和理解大陸 13 億同胞的感受和心態”“尊重大陸同胞的選擇和追求”。前者可謂重申以往主張,後者則為首次提出,展現了對大陸自身發展進步的珍視和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兩者並提,主張相互尊重,更見為真正“心靈契合”而努力平等相待、相向而行。

  2019年1月2日,習近平在紀念《告臺灣同胞書》40週年的講話中,系統闡述“實現同胞心靈契合,增進和平統一認同”。總體而論,指出“國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鑄之”,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心靈的根脈和歸屬”;具體而言,提出兩岸同胞要“共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其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要交流互鑒、對話包容,“推己及人、將心比心”,加深相互理解,增進互信認同;要“秉持同胞情、同理心”,以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化育後人,弘揚偉大民族精神。習近平強調,“人之相交,貴在知心”,不管遭遇多少干擾阻礙,兩岸同胞交流合作不能停、不能斷、不能少。

  實際上,在民進黨再次執政之前,兩岸已然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大交流局面,兩岸經濟、文化、法律上的交流合作不斷深入推進。尤其重要的是,國臺辦主任和臺灣陸委會主委作為雙方兩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于2014年上半年實現互訪,建立兩部門間常態化聯繫溝通機制。習近平總書記本人更親力親為,于2015年11月7日與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在新加坡會晤,開創直接由兩岸領導人對話、溝通的時代先河,提升兩岸政治互動和兩岸關係發展的歷史高度。2015年12月30日,國臺辦主任和臺灣陸委會主委之間的兩岸熱線正式啟用。此熱線雖因臺灣政局變化而中斷,但其為兩岸雙方“加強交流對話、增進政治互信”,而致力於及時溝通、避免誤判、處理緊急問題等已做出有效嘗試。民進黨再次執政後,雖因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而使兩岸兩會商談中斷,但大陸方面繼續加強與臺灣方面願意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黨、團體和組織的交流合作。2016年以來,大陸有關方面持續接待了由臺灣有關政黨、團體和各界人士組織的參訪團,開誠佈公進行深入交流。引人注目的有,2016年11月上海舉行兩岸各方人士參加的“兩岸和平發展論壇”、2017年7月無黨籍臺北市長柯文哲來滬參加的“上海-臺北城市論壇”、每年一度臺灣各縣市各界萬人參與在福建廈門舉行的海峽論壇、2019年5月以來多個臺灣民意代表團參訪大陸並與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的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進行對話協商等,輿論公認對深化兩岸交流、增進兩岸了解和理解很有意義。例如2019年6月28日,臺灣“兩岸和平發展論壇”與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舉行“兩岸關係與民族復興”座談會,即共同提出五項倡議——共同堅持“九二共識”,推動兩岸和平發展;加強民族團結友愛,共擔民族復興使命;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增進民眾親情福祉;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維繫同胞精神紐帶;擴大兩岸基層交流,促進兩岸民心相通。

  “親人之間,沒有解不開的心結。久久為功,必定能達到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習近平關於“實現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的呼籲,正引領兩岸交流合作向“交情、交心”深入發展。

  (二)提出“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夯實和平統一基礎”

  本世紀第一個10年過後,兩岸全面直接雙向“三通”已經實現、兩岸全方位大交流格局已經形成,兩岸關係如何繼續深入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結合對臺工作實踐,逐步提出了“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思想主張。

  2014年5月7日,習近平會見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時,表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前景廣闊,應該繼續開拓進取,“經濟融合有利兩岸互利雙贏”,任何時候都不應受到干擾。這是首次就兩岸經濟互利關係提出“融合”的概念。

  2014年11月1日,習近平在考察福建平潭綜合實驗區時,表示兩岸同胞同根同祖,血脈相連,文化相通,“沒有任何理由不攜手發展、融合發展”。這是首次就兩岸同宗同文關係提出“融合發展”的概念。

  2016年3月5日,習近平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審議時的談話中指出:“我們將持續推進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增進同胞親情和福祉,拉近同胞心靈距離,增強對命運共同體的認知。”這是首次正式完整地提出“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思想主張。

  2017年10月27日,習近平在中共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們將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實現互利互惠,逐步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增進臺灣同胞福祉。我們將推動兩岸同胞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心靈契合。”這裡,實際上是將“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與兩岸同胞“心靈契合”聯繫起來的進一步闡述。此後,習近平還多次提出“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增進同胞親情和福祉,拉近同胞心靈距離,增強對命運共同體的認知”“秉持互利雙贏,促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等等。

  正是基於習近平關於“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思想主張,中共十八大以來,大陸方面陸續推出種種相關政策措施——對臺灣地區居民往來大陸免簽注手續並實行卡式臺胞證,發佈《關於稅收等優惠政策相關事項的通知》(包括對臺商優惠政策),修訂《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為臺灣同胞投資興業創造更加便利公平的法治環境,設立“海峽兩岸産業合作區”“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基地”“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引導臺商參與“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支援臺企轉型升級、上市融資,發佈實施《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31條)及各地具體方案,開啟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通水,制發臺灣居民居住證,取消臺灣居民就業許可證等等,激發臺灣各界形成新一波“大陸熱”,參與其間者甚至包括當年“反服貿協議”的參加者及其親友,令人感慨。這樣,中共十八大後的6年(2013年至2018年),儘管臺灣方面出現種種障礙,但兩岸人員往來累計超過5405萬人次,其中2015年達985.6萬人次,創歷史新高;兩岸貿易額累計超過11862億美元,其中2018年達2262.5億美元,創歷史新高。2015年至2018年,大陸共設立99個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和示範點,共入駐或服務台資企業及團隊1900多家、實習就業創業臺灣青年1萬多人次。兩岸人員往來和經濟社會各領域交流合作的廣泛、深入、形式多樣前所未有,兩岸優勢互補、利益相融、心靈共鳴日漸形成“民之所願”的大趨勢。

  推動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已顯見成效。2019年1月2日,習近平在紀念《告臺灣同胞書》40週年的講話中,進一步系統闡述“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夯實和平統一基礎”。習近平指出,因為兩岸同胞血脈相連“親望親好”,所以大陸將繼續率先同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為臺灣同胞臺灣企業提供同等待遇”,讓大家有更多獲得感;因為和平統一之後,有強大祖國做依靠,“臺灣同胞的民生福祉會更好”,發展空間會更大,在國際上腰桿會更硬、底氣會更足,更加安全、更有尊嚴;為此,現在要“積極推進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打造兩岸共同市場,壯大中華民族經濟。習近平還具體提出——兩岸要“應通盡通”,提升經貿合作暢通、基礎設施聯通、能源資源互通、行業標準共通,可以率先實現金門、馬祖同福建沿海地區通水、通電、通氣、通橋;要推動兩岸文化教育、醫療衛生合作,社會保障和公共資源共用,支援兩岸鄰近或條件相當地區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輿論普遍認為,《告臺灣同胞書》倡導的兩岸“三通”已經實現,兩岸新的“三通”(通婚、通學、通業)也多成為現實,習近平進一步提出兩岸“應通盡通”,為新時代兩岸更多領域的接軌、會通描繪了新的藍圖,前景可期,鼓舞人心。

  習近平強調“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從其根緣、進程、方式、趨勢、意義及大陸應有作為等方面系統解説,基於“兩岸一家親”、兩岸“命運共同體”的理念,闡發了兩岸同胞同根同祖、血脈相通,兩岸同屬中華民族經濟、文化的先天共性和融合優勢,揭示了兩岸人員往來和經濟文化各領域交流合作,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中逐步推進到“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內在規律和必然趨勢,表明瞭祖國大陸通過深化改革開放,提供更好條件,進一步為廣大臺灣同胞尤其基層民眾和青少年謀福祉的決心和誠意,提出了對臺工作的一個重要任務和努力方向——在繼續推進改革開放的同時,切實有效推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加強兩岸經濟合作的制度化建設,加強兩岸共同文化的精神家園建設,不斷鞏固和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並走向統一的社會與民意基礎。

  (三)提出“決定兩岸關係走向的關鍵因素是祖國大陸發展進步”

  推動兩岸關係發展、推進祖國統一大業,中國共産黨和中國政府歷來重視祖國大陸發展強大所起的作用。上世紀八十年代,鄧小平指出:“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歸根到底還是要把自己的事情辦好。”之後,江澤民、胡錦濤也指出:“要大力發展經濟,增強綜合國力”“為最終解決臺灣問題奠定堅實而強大的基礎。”“祖國大陸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不斷取得巨大進步,是推動兩岸關係發展、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雄厚基礎和可靠保障。”2015年3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民主黨派聯組會上的講話中進一步指出:“從根本上説,決定兩岸關係走向的關鍵因素是祖國大陸發展進步。” 

  習近平重申關於解決臺灣問題要靠祖國大陸“發展”這一提法的同時,新加“進步”與“發展”並提,“更上一層樓”。這將常説的增強“綜合實力”,從以往“主要是經濟實力、科技實力、軍事實力”等“硬實力”方面的“發展”,拓展和推進到包括制度、文化、理論、道路等方面“軟實力”的“進步”,突出強調“祖國大陸發展進步”是“決定兩岸關係走向的關鍵因素”,具有“根本”性意義。這是依據祖國大陸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全方位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的客觀現實,依據祖國大陸數十年改革開放展示的“中國方案”“中國道路”為世人稱道的客觀現實,毫不避諱地回應臺灣島內外多年來對大陸制度等方面的有關疑慮,胸有成竹地宣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兩個百年”“四個全面”“五位一體”的戰略部署,充分體現了在臺灣問題上的“四個自信”。正是基於這種自信,習近平2015年11月7日會見馬英九時指出:“60多年來,兩岸走上不同發展道路,實行不同社會制度。道路和制度效果如何,要由歷史去檢驗,讓人民來評判。兩岸雙方應該相互尊重彼此對發展道路和社會制度的選擇,避免讓這類分歧干擾兩岸合作,傷害同胞感情。”從兩岸雙方相互理解而言,這是推己及人,入情入理;從大陸自身發展進步而言,這是自我作為的期勉,勇於歷史擔當。

  習近平提出“決定兩岸關係走向的關鍵因素是祖國大陸發展進步”,特別冠以“從根本上説”,即強調“祖國大陸發展進步”作為“決定兩岸關係走向的關鍵因素”,在對臺工作中具有前提性和基礎性。前提性——“打鐵先要自身硬”,要做好對臺工作,首先需要工作的主體“過硬”,大陸能有足夠發展進步,方可有力、有為,心想事成;基礎性——“寫詩功夫在詩外”,對臺工作的開展,需要落實到具體政策、方法、措施,但決定工作效果的根本“功夫”,則在大陸全方位發展進步所形成的厚實基礎、所擁有的強大支撐、所提供的可靠保證。大陸全方位發展進步,可不斷增強包括“硬實力”“軟實力”的綜合實力,不斷增強自身戰略優勢,不斷增強對臺灣同胞的感召力和吸引力,不斷增強在兩岸關係發展中的主體地位、主導權、主動性。新中國70週年盛大慶典展示中國現今全方位發展進步的強大實力,反映中國現今比以往更有條件實現民族復興和國家統一的光明前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海內外中華兒女都深受震撼、深感振奮。習近平關於“發展進步”的這一論述,是堅持從黨和國家工作全局謀劃對臺工作,在總結社會歷史規律和兩岸關係發展經驗基礎上作出的科學論斷,將指引我們為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不斷累積愈益堅實的基礎、提供愈益充分的條件,同時持續推動兩岸關係不斷深入發展。

  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當今中國已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中共十八大以來,習總書記從當今世界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主題謀劃當今中國發展大計,從當今中國總體發展戰略謀劃國家完全統一,深謀遠慮、高屋建瓴。綜合而論,習近平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提出一系列富有創見的對臺論述,引領兩岸關係持續和平發展,取得歷史性重大突破——實現兩岸領導人首次會晤,建立雙方兩岸事務主管部門聯繫溝通機制,推動兩岸政治交往達到新的歷史高度,促進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更加深入;妥善應對臺灣局勢變化,反對和遏制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行徑,大力促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更加鞏固國際社會一個中國的格局;進一步回答了如何實現兩岸和平統一的問題,豐富和發展了中央對臺大政方針和國家統一的理論和實踐。(羅華慶)

  本系列文章連載結束,謝謝關注。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