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學者:蔡當局“司改會委員”名單的“司馬昭之心”

2017-03-02 08:2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蔡英文上任後,多項“新政”導致烽煙四起、亂象叢生,“司法改革”也不例外。近日,“司改會分組會委員”名單中出現了蔡親戚和多名“前科犯”,“犯法者修法”再次刷新蔡當局下限。種種不顧社會觀感的操行,再次暴露出民進黨是非混亂的價值觀,和借“司改”圖一黨之私的企圖。

  殺人犯領銜,“司改會委員”名單辣眼

  近日,蔡當局召“司改會分組會”,遴選了101名“分組會委員”,其中一些名字相當“辣眼”,包括:涉嫌酒駕的“民間司改基金會執行長”、在“反服貿學運”中“一戰成名”的“時代力量”創黨大將林峰正;因稱“性侵未成年少女的嫌犯不應被處死”遭批評,反而起訴108位網友而涉嫌“濫訴”的法律教授盧映潔;以及因外遇情變,在情人張某母親面前將張某當街23刀殘殺的前保險業律師劉北元。

  三每人平均從事法律事務“知法犯法”,劉北元慣用道德和法律大棒打擊弱勢群體,但面對權貴和自身利益則採雙重標準。例如,劉北元替資方與受工傷的 “職災受害者”打官司,使其落到破産境地。殺人後又利用法律漏洞和金錢關係為自己脫罪,被扁當局法官借“自由心證”,以“培養人才不易”判處12年有期徒刑,且僅服刑8年後便假釋出獄。

  刑余之人,蔡當局與之理念契合

  上述三人被推選為“司改會委員”,顯示他們的司法理念、意識形態,以及行事做派,頗與民進黨合拍。

  其一,劉北元在獲假釋後通過出書和演講方式為自己“洗白”,在“放下屠刀,浪子回頭”的光環下,繼續他“名利雙收的下半場”,搖身一變,成為民進黨“廢死”的一塊招牌,名列“維護社會安全的司法”“小組委員”。

  其二,林峰正則以推動“司改、憲改和轉型正義的長才”,被蔡當局吸納為“臺灣安全委員會咨委”;林及其所在的“司改基金會”長期鼓吹“人權”、“廢死”,是追討“洪仲丘案”的重要推手,不遺餘力地追討國民黨黨産的顧立雄也曾主掌該會,與林一樣是“轉型正義”和“年金改革”的政治打手。再聯想到此前酒駕的江春男、郭正亮,與三女同居的曹啟鴻等醜聞纏身的前蔡當局官員。巧合的是,林峰正是江春男小舅子,兩人還在同一區域被查酒駕。

  子侄升天,“近親參與的不透明司法”

  或許是有一幹“前科犯”掩護,蔡英文侄子、宜蘭地院檢察官蔡元仕被列入“參與、透明、親近的司法”的小組,輿論壓力則少了許多。由於蔡此前親任“司改會議籌委會召集人”,打破“五權分立”同時掌控行政、“立法”和司法大權,漸有獨裁傾向;還請出非專業的表姐林美珠出任“勞動部門負責人”,此次起用子侄,自然難逃“近親參與的不透明司法”的諷刺。事實上,學法出身的蔡英文在司法界大有人脈,除了蔡元仕、蔡熏慧等“親戚團”,還有“大法官”林俊益、“調查部門副負責人”林玲蘭等“師生團”。不少司法界人士早就聞風“押寶”,提前“早晚三炷香”對他們噓寒問暖、親近關切,蔡元仕能以高票獲推“委員”,自不足為奇。越是艱困的領域,蔡英文越是要用“自己人”才能安心。

  “司改會”背後的“司馬昭之心”

  蔡當局“司改會議”種種不顧社會觀感的操行,暴露出民進黨是非混亂的價值觀,和借“司改”圖一黨之私的企圖。

  其一,“司改是玩假的”。近年來臺灣爭議大案頻出,“司改”靶心原本是這些“司改委員”和法界彼此包庇的共生關係,以及衍生的社會不公平、不正義和無力感。但蔡當局用既得利益者主持“改革”,讓無權無錢的民眾備感絕望,哀嘆“司改會是玩假的,臺灣司法已死”。

  其二,“司改”為政治服務。一方面,蔡當局起用爭議纏身的劉北元、林峰正、盧映潔等人,有利用其為“廢死”、“反核”等“公民運動”和“轉型正義”政治清算服務之意。另一方面,蔡曾提名親綠“兩國論大法官”,為未來的“釋憲臺獨”留下後門,而一些參與“司改”的深綠分子和“第三勢力”也是主張“臺獨公投”、“憲改”、“反中”的激進分子,他們甚至因蔡未能將一步到位地為“法理臺獨”清障而要求蔡下臺。

  對此,有網民稱,“民進黨神主牌大揭秘:反核是為進口核食,同婚是為孌童,廢死是為捍衛殺人魔,臺獨是為了生生世世為倭奴”;還有人指出,“臺灣的‘進步人士’心中有一面魔鏡,自照是基督教教化洗煉出來的歐美人,或是貴族金字塔結構規制出來的守序日本人;但這些精英其實是在自我催眠,幻想把全臺灣人變成貼牌假日本人和北歐人”。這些評論雖然聳動、辛辣,但觀察民進黨當局駭人聽聞、自行其是的行事做派和不斷刷新的下限,卻未嘗沒有道理。(劉匡宇,作者係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