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第三屆兩岸智庫學術論壇召開 探討如何化解兩岸僵局

2016-11-30 23:4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第三屆兩岸智庫學術論壇”在廣西桂林召開。(台灣網 李傑 攝)

  台灣網11月30日桂林消息(記者 李傑)今天上午,“第三屆兩岸智庫學術論壇”在廣西桂林召開。來自海峽兩岸近30家智庫與學術機構的40余位資深專家學者參加,圍繞“兩岸關係:啟示與前瞻”主題展開討論。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所長周志懷、臺灣二十一世紀基金會董事長高育仁分別在論壇開幕式上致辭。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所長周志懷在開幕致辭中指出,要正確理解當前大陸對臺政策,有兩個關鍵詞:第一個是戰略思維。大陸的對臺大政方針始終是明確、一貫的,並不會因為臺灣政局變化而改變,這與臺灣以選舉為導向的政策思維明顯不同。第二個是底線思維。大陸堅決反對“臺獨”,維護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的底線十分清晰。“臺獨”分裂勢力在此問題上如果甘願冒險,碰觸底線,勢必會撞得頭破血流。這不是虛張聲勢,任何人對此都不能抱有幻想。

  周志懷還指出,在兩岸關係發展中,有兩個“不可替代性”值得高度重視。一是“大陸與臺灣同屬一個國家”的不可替代性,另一個是國民黨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中的歷史與特殊作用的不可替代性。

  “民進黨兩岸政策的調整轉型是硬道理。”周志懷認為,臺灣新當局已深陷“不信任陷阱”難以自拔。從兩岸關係發展的趨勢看,擺在臺灣決策者面前的道路只有兩條:一是與激進“臺獨”勢力分進合擊,並結合美日對抗大陸,或是以“柔性臺獨”方式持續追求分裂。這條路,民進黨不僅力不從心,而且充滿危險。另一條道路,則是帶領民進黨棄“獨”、轉型,與大陸共同維護兩岸和平,實現共同發展、共同繁榮。兩條不同的道路,關鍵看臺灣決策者如何選擇。

  臺灣民進黨重新執政後,兩岸面臨的各種風險大為增加。為此周志懷提出管控兩岸關係風險危機的三點建議:一是著力消除兩岸“壓力點”。二是擇時進行兩岸智庫對話。三是找到兩岸接觸的新辦法。

  臺灣二十一世紀基金會董事長高育仁在論壇開幕式上致辭表示,臺灣民進黨當局上臺執政以來,兩岸關係面臨極大衝擊和挑戰。民進黨當局執行的一連串政策措施都刻意“遠中、離中”,導致兩岸關係進入僵局和冷對抗的形勢,並且在可預測的將來,兩岸也沒有妥協或轉圜的跡象,令人非常憂心。他呼籲兩岸當局保持善意和耐心,加大民間交流合作,為兩岸未來解決政治僵局預做準備。

  與會專家學者就兩岸關係發展的形勢與面臨的挑戰進行了深入研討,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副所長朱衛東在作會議小結時指出:通過交流與探討,專家普遍認為,目前兩岸關係已進入對抗的僵局,面臨的挑戰和風險都不斷擴大。而對抗的根源和責任在於臺灣民進黨當局上臺後,拒絕承認“九二共識”,蔡英文當局要為此負責。目前兩岸僵局的現狀,不是大陸造成的,也非大陸所願意看到的,如何改善和緩和兩岸關係,球在蔡英文當局手上。專家也指出,這種政治上的僵局也為兩岸經貿帶來衝擊,未來臺灣經濟會面對更大的困境。

  此外,專家們還就特朗普上臺後美國的兩岸政策評估、蔡英文當局南海政策及兩岸關係的未來前景及應對思路進行了探討。

  “第三屆兩岸智庫學術論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全國臺灣研究會、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和臺灣二十一世紀基金會、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共同主辦。(完)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