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周忠菲:蔡英文製造兩岸政治關係不穩有何意圖?

2016-10-26 11:0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華廣網25日刊載上海臺灣研究所研究員周忠菲的評論文章指出,蔡英文表面上宣稱其大陸政策的特徵是不挑釁,實際上是主動出擊,不斷踩兩岸“九二共識”紅線,製造兩岸政治關係不穩。周忠菲認為,民進黨將推行與大陸敵對的中間偏右路線,並對民進黨黨內轉型不易的困境進行遮掩,而“九二共識”如何面對?這是民進黨必須回答的問題。須知,“九二共識”這個基礎是不可動搖的。

  文章內容如下:

  蔡英文上臺執政後,集“府”、“院”、黨權力於一身。蔡英文表面上宣稱其大陸政策的特徵是不挑釁,實際上是主動出擊,不斷踩兩岸“九二共識”紅線,製造兩岸政治關係不穩。民進黨當局除了沒有兌現所謂的“維持現狀”承諾,還通過了“修改課綱”問題、拋出具有“國家戰略”性質的“新南向政策”、杯葛國民黨和無黨籍人士組成縣市長團赴大陸,希望兩岸局勢回穩的政治努力不接盤。近日來,民進黨更是變本加厲,惡化兩岸關係。一方面清“不當黨産”,使得國民黨斷糧斷炊;一方面宣佈重大人事任命,將蔡英文的心腹人馬佈置到“國安會”等要害崗位。這些舉措顯示,蔡英文在大陸政策上故意製造出兩岸政治關係不穩,意圖何在?

  其一,民進黨將推行與大陸敵對的中間偏右路線。蔡英文民進黨對不承認“九二共識” 的立場,採取逐漸加碼的做法,目的是致使兩岸之間出現根本性的懷疑。在造成兩岸政治關係緊張的背景下,民進黨又借此機會,試圖徹底瓦解國民黨。同時,民進黨還企圖將國民黨的人才資源納入民進黨麾下。通過對不久前新上任的具有綠營背景的海基會董事長田宏茂公開使用“兩岸關係不好”這一政治術語來觀察,民進黨放出的政治信號是:蔡英文執政第一年內,不僅兩岸實際貿易爭端和貿易協定等問題短期內得不到解決,而且兩岸關係還可能出現風險加大的趨勢。

  其二,對民進黨黨內轉型不易的困境進行遮掩。自陳水扁執政時期出現施明德領導的紅衫軍事件以來,民進黨轉型就是臺灣政治格局中多年的難題。從不久前民進黨剛剛舉行的慶祝建黨30週年活動看,民進黨的政改既沒有大動作,也沒有新內容,只聽見黨主席大聲呼籲“要抵禦大陸”。眾所週知,民進黨內派系林立,大大小小的山頭諸多,圍著幾個太陽轉的局面至今未出現改觀。從蔡英文的黨內實力看,入黨僅12年,難以成為黨內唯一的太陽也是事實。面對由傳統支援,地方派系,真真假假的各種反政府、反企業、反社會力量組成的政治漩渦,將矛盾轉移到大陸,把兩岸現狀解讀為“事實臺獨”,成為蔡英文掩飾民進黨大陸政策困境的高明選擇。

  其三,樹立個人權威。在民進黨內部需要整合的大背景下,蔡英文謀求擴大英派勢力,樹立個人權威的野心,出現明朗化趨勢。例如在蔡英文細心扶持下,先是“太陽花學運”發展為“時代力量”。執政後,除了“時代力量”作為協同政黨發揮批評者的作用外,過去從民進黨轉向“臺聯黨”的一些強硬“臺獨”成員,也重新對民進黨歸隊。這些人士加上其他社會派別,與傳統支援者一起,形成了一股不斷聚集在蔡英文周圍的力量。蔡英文提高個人政治地位,擴展勢力範圍的意圖逐漸顯現。

  樹欲靜而風不止。“5.20”以來的臺海局勢説明,兩岸關係前景的不確定性有所增強。這是因為在蔡英文和民進黨眼裏,只有兩岸的政治分裂和“去中國化”帶來的“臺獨利益”。兩岸政治基礎要不要?“九二共識”如何面對?這是民進黨必須回答的問題。須知,“九二共識”這個基礎是不可動搖的。蔡英文大陸政策的右轉,其産生的政治效果極可能是民進黨最終失去在兩岸關係上的發言權。兩岸政治關係不穩意味著什麼?這將帶來什麼樣的執政風險?蔡英文難道不需要深思?(周忠菲,作者繫上海臺灣研究所研究員)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