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劉國奮:蔡英文當局在兩岸關係上存在認知誤區

2016-10-24 22:3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劉國奮。(台灣網 李傑 攝)

  台灣網10月24日鄭州訊 (記者 李傑)由全國臺灣研究會舉辦的“兩岸關係:挑戰與應對”學術研討會今天在河南鄭州召開。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劉國奮在研討會上指出,儘管蔡英文當局在島內執政效率不彰,兩岸關係又跌入低谷,民調滿意度不斷下降。但蔡英文當局不接受“九二共識”的立場卻相當堅定,這主要是因為蔡當局在兩岸關係上存在如下幾個認知誤區。

  以為有美、日支援可“力抗”大陸

  劉國奮指出,蔡英文當局認為美國、日本是其重要的依靠對象。不過,蔡英文當局的如意算盤撥得再好,“重回美、日經濟體系”並非是其個人意志所能決定的。臺灣在美國的棋局中是一枚棋子,對美國有一定的利用價值,但中國大陸和美國不會因為臺灣問題而翻船,尤其是在中國大陸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的今天,臺灣對美國的利用價值只會縮小、不會增多。

  企圖將臺灣民意引向與大陸對抗

  蔡英文常會大打“臺灣民意牌”,但蔡英文所謂的臺灣年輕人“天然獨”,其實是人為造成的,如果臺灣年輕人多了解歷史與兩岸關係真相,“天然獨”極有可能改變。蔡英文當局顯然是錯誤估計臺灣民意,因為民意是會變動的,選舉時得到多數民眾的支援,不代表民意對其永遠支援。蔡英文上臺百日剛過,民調已經顯示,對蔡英文執政表現的滿意度和不滿意度首次出現“死亡交叉”,滿意度跌為42.8%,不滿意度升至45%。

  認為大陸終將向民進黨立場靠近

  蔡英文當局錯誤地估計,大陸面臨內部政治、經濟、社會等結構性問題,很需要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也需要與美、日以及周邊國家搞順關係,以便集中精力解決內部問題。總之,蔡英文當局認為大陸不會因為臺灣問題而中斷其經濟建設,並且只要臺灣不屈服於大陸的壓力就能挺過當前的難關,大陸在無可奈何之下只好向民進黨的立場靠近。而實際上,大陸方面在原則問題上是不會放棄的。

  誤判“新南向政策”的效果

  劉國奮指出,蔡英文當局一廂情願地認為,“新南向政策”可以有效彌補臺灣經濟脫離大陸而造成的損失。其實仔細分析,蔡英文當局的“新南向政策”會面臨四重問題:一是人才難題,當前涉及東南亞方面的人才短缺。二是臺商的適應問題。三是兩岸各自與東南亞、南亞國家的經貿關係的差距問題,中國大陸對東盟和印度經濟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其重要性遠超臺灣。四是臺灣與大陸的實力對比差距拉大問題。與此同時,大陸對臺灣經濟的磁吸效應在加大。臺灣“新南向政策辦公室主任”黃志芳曾聲稱,“新南向政策”是要把餅做大。但由於蔡英文當局決意選擇經濟上“去中國化”,“這個大餅”恐怕無法做大,其“新南向政策”失敗的可能性很高。(完)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