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兩岸關係:挑戰與應對”研討會在鄭州舉行(圖)

2016年10月24日 15:13:42  來源:台灣網
字號:    

  由全國臺灣研究會舉辦的“兩岸關係:挑戰與應對”學術研討會在河南鄭州召開。(台灣網 李傑 攝)

  台灣網10月24日鄭州訊 (記者 李傑) 今天上午,由全國臺灣研究會舉辦的“兩岸關係:挑戰與應對”學術研討會在河南鄭州召開。來自海峽兩岸的高校、涉臺研究機構的30余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深入剖析解讀了目前兩岸關係的局勢及發展方向。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所長、全國臺灣研究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周志懷出席研討會並在開幕式上致辭。

  周志懷指出,今年5月臺灣的蔡英文上任後在兩岸關係方面的言行,已經打破了過去8年來兩岸關係的基本格局,兩岸和平發展受到嚴重挑戰,對立或對抗或許會成為現階段兩岸關係發展的新常態。

  周志懷用三句話對兩岸面臨的挑戰進行總結:機會不斷流失,互疑不斷加深,風險不斷疊加。

  第一,機會不斷流失。兩岸關係的黃金窗口期已經過去,現在進入了修補十分艱難的階段。520之後一個個機會從我們眼前流失:包括蔡英文的就職演講、蔡英文金門考察、海基會人事調整、雙十講話等,一連串的機會已經流失,令人十分遺憾。

  第二,互疑不斷加深。民進黨的蔡英文上臺以後一直回避“九二共識”,不願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核心意涵,使兩岸關係發展的政治基礎不復存在。蔡英文一再強調“天然獨”,在文化教育領域、參與國際組織活動、臺當局人事安排方面屢屢出手,引發大陸方面對其柔性“臺獨”的質疑。臺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蘇起先生認為臺灣現在的困境在於蔡英文當局的戰略信號不清楚,但是周志懷認為蔡英文的戰略信號是比較清晰的。

  第三,風險不斷疊加。520以來,臺灣方面一再向大陸發出錯誤資訊,蔡英文最近的一系列講話、蔡英文致民進黨黨員的公開信、接受美日媒體的專訪,要“力抗中國壓力”,“擺脫對於中國的過度依賴”,説臺灣是“海洋國家”,包括她對兩岸經貿關係性質的界定,都使兩岸不信任的危機在持續加深,風險相伴而來。蔡英文雖然表示不願重回對抗的老路,但從她的選擇可以看出,她並不是要真正回避這些風險。如果再發生類似“雄三誤射”、“火燒車”這類的突發事件,兩岸民間社會的對立、對抗情緒會繼續上升,兩岸的摩擦和衝突將進一步擴大,並不能完全排除失控的可能,我們沒有樂觀的理由。

  面對嚴峻的臺海局勢,周志懷錶示,兩岸現在應該弱化對立、降低風險、創造機會。這也是研討會的重要主題,希望兩岸專家就此貢獻寶貴見解。

  此次研討會由全國臺灣研究會常務副秘書長楊幽燕主持,開幕式後,舉行了第八屆臺灣研究優秀成果頒獎儀式。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研究局副局長張黎宏、臺灣銘傳大學兩岸研究中心主任楊開煌為獲得優秀成果的學者代表進行了頒獎。(完)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