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張文生:“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阻礙兩岸關係

2016-04-07 10:1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4月1日,民進黨“立院黨團”提出黨版“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大陸學者普遍認為該“監督條例”缺乏善意,華廣網6日刊載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張文生的文章指出,民進黨版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是“反中反統”的所謂“太陽花學運”的産物。民進黨撇開“九二共識”來訂立“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本身就是一齣鬧劇。民進黨推出所謂“史上最嚴”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目的是阻礙兩岸談判而不是延續兩岸協議。

  全文內容如下:

  4月1日,民進黨“立院黨團”提出黨版“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準備近日排入議程交付“立法院”的相關委員會審議。該草案已經在民進黨內研究多時,終於露出了真面目。在一些民進黨人士和島內輿論看來,民進黨版的草案已經拋棄了涉及“兩國論”草案的版本,已經顯示了所謂的“善意”,似乎要求各界甚至大陸也接受這樣的法案。這無疑是民進黨掩耳盜鈴的行徑,該草案不僅毫無善意可言,而且是徹頭徹尾的阻礙兩岸關係的惡法。

  第一,民進黨版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是“反中反統”的所謂“太陽花學運”的産物。

  2014年3月,臺灣發生了以“反服貿”為名的所謂“太陽花學運”,反對和阻礙《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生效,其實質是“反中反統”的政治勢力的反撲。“太陽花學運”的結果是逼使臺灣當局承諾“先立法、再審議”,即必須先完成“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的“立法”,再審議《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及其他協議是否通過。這無疑在兩岸兩會的談判之上再增加了一個充滿變數的程式,為臺灣社會各股政治勢力尤其是“臺獨”勢力插手兩岸商談和兩岸協議打開了方便之門。這使得未來即使存在著兩岸協議,也將隨時面臨臺灣各政黨各派系在“立法”機構的政治審查,其實質是對兩岸協議展開“反中反統”的“臺獨”政治意識形態的審查。未來,兩岸協議將不再是事務性的議題,將變成各方政治力量“統獨”較量的舞臺,最終使得兩岸談判和兩岸協議成為幾乎不可能的任務,而“兩岸協議監督條例”也變成為“兩岸不協議條例”,使兩岸協議成為歷史。

  第二,民進黨撇開“九二共識”來訂立“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本身就是一齣鬧劇。

  “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也是兩岸兩會協商談判的前提條件。蔡英文當選後迄今仍拒不接受“九二共識”,也不承認“九二共識”的核心內涵,即“大陸與臺灣同屬一個中國”。這使得兩岸兩會協商談判的政治基礎已經動搖。可以預見,沒有“九二共識”作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共同政治基礎,兩岸兩會談判將無以為繼。而這個時候民進黨撇開“九二共識”,卻來催生“兩岸協議監督條例”,這無疑是緣木求魚、舍本逐末的做法。民進黨如果想延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局面,繼續推進兩岸兩會談判的進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受“九二共識”,承認“大陸與臺灣同屬一個中國”。否則,民進黨即使在臺灣立法機構通過“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甚至於審議通過《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也於事無補,只是自娛自樂而已,無助於兩岸兩會談判的延續,也無助於《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有效實施,更談不上《海峽兩岸貨物貿易協議》等一系列協議的協商、簽署、生效和實施。

  第三,民進黨推出所謂“史上最嚴”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目的是阻礙兩岸談判而不是延續兩岸協議。

  民進黨推出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給兩岸協商談判設置了重重障礙,規定臺灣當局的立法機構在談判前、談判中、談判後三個階段都可以介入兩岸協商的過程,這實際上開放了臺灣主要政黨全程插手兩岸協商談判的進程,尤其是談判中和談判後都必須將協議交由臺灣立法機構逐條審議、逐條表決,使得臺灣方面的談判代表毫無自主性和確定性可言,也使得大陸面對的談判對象、談判內容、談判結果充滿了變數,從而使得兩岸談判成了冗長、複雜、隨意、變數的過程。臺灣政黨政治中相互惡鬥、“統獨”對立的民粹主義政治操作,必然也會被帶入到兩岸的協商談判進程中,兩岸協商談判的過程也就成為了臺灣政黨鬥爭、“統獨”鬥爭以及臺灣個別政治人物作秀的過程。

  此外,兩岸協議除了面臨臺灣各黨派的政治審查,民進黨版草案還規定了嚴格的所謂“國安審查”的程式。民進黨版草案居心何在昭然若揭,民進黨企圖把“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打造成“反中反統”的惡法,必將使得兩岸協商談判寸步難行。民進黨處心積慮地阻礙兩岸協商談判,毫無善意可言,民進黨當局必須承擔破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的全部責任。(張文生,本文作者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