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陳小衝:中國共産黨與臺灣光復

2015-10-26 07:54: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取得偉大勝利。依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規定,被日本竊取的中國領土臺灣等應歸還中國。10月25日,中國政府宣佈臺灣重回中國版圖。

  臺灣光復是中華民族浴血奮戰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以傷亡3500多萬人的重大民族犧牲換來的結果,也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共同粉碎軸心國邪惡勢力的勝利成果。抗日戰爭中,中國共産黨建立了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和敵後抗日根據地,發揮著中流砥柱的作用;同樣的,在祖國寶島臺灣的光復進程中也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中國共産黨與臺灣有著長久的歷史聯繫。日本佔領臺灣後,不甘做亡國奴的臺灣同胞開展了不屈不撓的反抗鬥爭。上世紀20年代一部分進步臺灣青年返回祖國大陸,參與祖國的反帝愛國運動,投身於大革命的洪流中。1921年中國共産黨的成立給臺灣青年帶來了“顯著的影響”。建黨之初,黨就對臺灣進步青年給予了極大的關注和支援。1924年,曾組織若干臺灣青年赴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一些臺灣左翼青年組織也受到了黨的影響,共産主義思想在臺灣青年學生中迅速傳播。國共分裂後,中國共産黨並未放鬆對臺灣的關注,黨的早期領導人與臺灣革命者密切接觸往來。任教于上海大學的中共領導人瞿秋白同志與來自臺灣的青年學生翁澤生關係密切,並推薦謝雪紅、林木順等臺灣進步青年進入莫斯科中山大學、東方大學學習,接受革命理論與鬥爭的培訓。翁澤生等還成長為中國共産黨員。

  上世紀20年代,臺灣島內工人農民奮起反抗日本殖民者的政治壓迫和經濟剝削,反抗組織如雨後春筍般興起,工農運動的蓬勃發展迫切需要代表其利益的先進政黨與理論的指導,臺灣共産黨於此應運而生。臺灣共産黨自建黨伊始便是在中國共産黨的直接指導下成長壯大的。1928年臺灣共産黨成立時,彭湃代表中國共産黨親臨指導,他回顧了中共建黨以來的歷史及經驗教訓,並就黨的鬥爭策略及戰術問題回答了與會臺灣共産黨員的諮詢。大會表示:“承蒙中國共産黨派遣代表參加,並得以接受中國共産黨的援助與指導,使我們深感無上的欣慰與光榮。”“冀望中國共産黨對於臺灣革命,賜予最大的指導與援助。”臺共並提出黨的當前任務之一即“擁護中國革命”,“介紹中國革命的性質及各種事件”,“動員群眾用示威等方法與中國革命相呼應,共同反對世界帝國主義。”大會一致通過《致中國共産黨中央的信》,“懇請中國共産黨對臺灣共産黨能多加指導與援助”。在中國共産黨的指導和臺灣共産黨的努力下,臺共黨員排除重重困難,深入臺灣社會,發展壯大組織,領導工人農民開展鬥爭,其中雖多有曲折,但總體上仍給予殖民者以相當大的打擊。日本殖民警察當局不得不承認:“(臺共)將臺灣農民組合、臺灣文化協會完全變為其指導下的週邊團體,而農民運動、小市民學生運動則依據黨的方針推行,至昭和五、六年(1930年—1931年),甚至連赤色工會的組織或勞動爭議方面亦有相當發展,在本島左翼運動中留下了甚大的業績。”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