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專家:蔡英文模式加劇臺灣經濟發展困境

2015-08-20 08:5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香港中評社8月20日發表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經濟室助理研究員王敏的評論文章表示,近期,兩岸學者針對民進黨有無能力維持兩岸關係和平穩定展開激烈交鋒,其中對蔡英文是否缺乏發展兩岸經貿關係能力存有較大分歧。

  蔡英文自2012年失利後,為應對島內外政經形勢變化及2016年“大選”,精心謀劃新的經濟綱領,並於訪美期間正式提出以“創新、就業、分配”為核心的“經濟發展新模式”政見,宣稱要改變臺灣過去只注重出口和成長的舊思維,創造“以民為本”的經濟發展願景。客觀而言,這一政見雖然在部分領域“把準了脈”,但其罔顧經濟規律,鼓吹“保護臺灣經濟自主性”、“加入TPP是臺灣經濟最重要基石”等政策主張,充斥著強烈的“拒斥大陸、全面親美”的“臺獨”思維,可謂“開錯了藥方”。若臺灣服下這一藥方,既無法“藥到病除”,相反還很可能導致經濟“上吐下瀉”,引發更多“並發癥”,使本已孱弱的臺灣經濟雪上加霜,加劇經濟困境。

  一、蔡“經濟發展新模式”力圖疏離大陸,減緩兩岸經貿發展,既影響臺灣經濟增長,也將使臺灣失去利用大陸市場實現經濟轉型升級的歷史性契機。

  疏離大陸、減緩兩岸經貿發展進而維護臺灣經濟“自主性”是蔡英文“經濟發展新模式”的重要目標。蔡將近年來臺灣經濟發展困境歸咎於大陸的經濟崛起,宣稱“中國崛起並成為世界工廠,讓臺灣效率驅動的經濟成長模式受到衝擊,進而導致日益嚴重的貧富差距、工作機會外移及薪資成長停滯”,鼓吹“要促進臺灣貿易多元化”、“降低對大陸經濟依賴”。

  蔡英文基於“臺獨”思維,罔顧當前大陸及全球經濟發展的新形勢,將大陸視為臺灣經濟發展威脅而非機遇,可謂“中國威脅論”的又一版本,其對未來臺灣經濟發展影響十分不利:

  一是蔡頑固否認“九二共識”,若其上臺,2008年後基於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共同政治基礎上的兩岸經濟合作機制將停滯乃至嚴重倒退,特別是ECFA後續談判將被迫中斷。而同期,隨著中韓FTA的生效及緩衝期的逐步結束,臺灣産品在大陸市場上的競爭力可能會進一步削弱,島內企業外移速度恐將加快。

  二是臺灣對大陸經濟依存的提升是臺灣利用大陸市場融入東亞生産網路的必然現象,成為拉動臺灣經濟的最主要動力。2008年前臺灣當局曾通過實施“戒急用忍”的兩岸經貿政策以及“南向政策”等一系列政策舉措來限制兩岸經貿關係發展,結果不僅未取得預期的效果,反而嚴重傷害臺灣自身經濟,使陳水扁執政時期成為臺灣經濟“失去的8年”,經濟從“亞洲四小龍”之首跌至末尾。當前,大陸已經成為臺灣最大的出口目的地、進口來源地及順差來源地,對臺灣經濟發展具有越來越重要的影響力。據匯豐銀行2013年的研究,大陸GDP每增長1個百分點,臺灣出口將增加3.8%。在此背景下,很難想像蔡給兩岸經貿關係“踩剎車”後臺灣經濟如何尋找新的發展動力。

  三是雖然當前大陸經濟已步入“新常態”,經濟增速雖有所放緩,但大陸依然是全球經濟增速最高的經濟體之一,仍將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繼續成為亞太乃至全球經濟的重要引擎。對於臺灣而言,通過加強兩岸經濟合作,抓住當前大陸擴內需、調結構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歷史性契機,無疑是推動經濟“轉骨”的最佳路徑。然而蔡英文的“經濟發展新模式”卻鼓吹逆經濟大勢,背離大陸,其結果是臺灣將再次失依託大陸市場轉型升級的歷史性契機,不僅經濟將陷入轉型升級的“泥沼”裏不能自拔,也將被韓國等競爭對手甩得越來越遠。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