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周忠菲:“習朱會”前瞻——造福兩岸 順應民意

2015-05-03 09:1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將於5月4日在北京會見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1日在華廣網刊文前瞻此次會面對兩岸的意義及影響。文章表示,“習朱會”顯示了國共兩黨造福兩岸同胞、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意願,顯示“一中原則”對促進兩岸關係繼續發展的重大意義。只有“兩岸一家”,才能共同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結出的果實,只有符合兩岸民意,才能“兩岸共贏”,造福兩岸人民。

  全文內容如下:

  5月4日將在北京舉行“習朱會”,這是2009年以來國共兩黨領導人再度會面。這一最搶眼球的新聞,世界各地和島內會從不同的角度報道。從大陸看,最大的亮點無疑是“習朱會”顯示了國共兩黨造福兩岸同胞、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意願。“兩岸一家親”,“血脈永相連”。透過耀眼的聚光燈,人們可以感受到中國的傳統文化,血濃于水的親情,即使在兩岸的政治關係中,也依然璀璨、輝煌。

  受歷史與現實的影響,兩岸隔絕了很長時間。如果從1895年《馬關條約》開始算起,已有120年,如果從1949年國民黨從大陸敗退到臺灣算起,也有60多年。由於近年來兩岸關係的發展進入深水區,一些制度性的矛盾引發爭論。有人不禁會問,兩岸真有那麼深的隔絕嗎?答案是“否”。

  現實中,最難能可貴的是,兩岸早已突破“鐵板一塊”、“老死不相往來”的限制。多年來,兩岸人民以“血通、脈通”為依託,開創了從“走親訪友”到“投資拉動貿易”、從“間接三通”到“直接三通”的互動模式。這一模式在內容上,除包含兩岸之間經貿文化的交流交往外,也包含具有政治互動含義的“禮尚往來”。特別是2000年國民黨失掉臺灣地區執政權後,國共兩黨以“同胞心、骨肉情”為動力,配合默契,頂住了干涉勢力對兩岸發展前景的指手畫腳,也有力地打擊了“臺獨”分裂勢力。如果要列舉這種配合默契的特點,那就是兩岸關係發展中的每一項進程,都準確而及時地勾勒出兩岸對歷史的理解與現實需求的認識。

  從這個角度看,筆者認為“習朱會”最大的亮點在於顯示“一中原則”對促進兩岸關係繼續發展的重大意義。即:大陸在堅持“一中”上沒有退讓的餘地。默契在於,當前形勢下強調“九二共識”和“兩岸一家親”,就是強調兩岸之間“血通、脈通”為基礎的親情關係,這也是兩岸政治關係的基礎。只有“兩岸一家”,才能共同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結出的果實,只有符合兩岸民意,才能“兩岸共贏”,造福兩岸人民。

  兩岸簽署ECFA之前,2005年國民黨主席連戰赴北京大學演講,實現了“胡連會”。連戰開闢的“破冰之旅”是兩岸關係史上一場影響深遠的事件。2008年國民黨重新執政。2010年兩岸簽署ECFA後,兩岸關係的影響在臺灣社會中穩步上升。臺灣社會輿論中,有關“習馬會”的討論成為亮點。2012年初,馬英九再次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結果體現出臺灣主流民意,體現出對國民黨堅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方向的肯定。民進黨推出的候選人蔡英文,由於拒絕“九二共識”,未能“跨過兩岸關係”而敗選,迫使民進黨不得不思考,如何突破“最後一里路”的“天塹”。直到今天,民進黨仍然未能扭轉這一格局。

  馬英九的連任發生在兩岸已簽署ECFA的背景下。遺憾的是,馬團隊沒有把握這一重大機遇,其大陸政策的執行,也未能展現毅力與能力。加上受親信陷入弊案牽連,以及國民黨內鬥不斷的“脅迫”,馬英九民意支援度再次陷入低迷。

  “九合一”選舉慘敗後,國民黨斷然進行整改,朱立倫當選國民黨新一任主席。其後,國共之間透過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與當選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之間的賀電與復電,共同肯定了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態勢,展示出雙方繼續為兩岸同胞謀福利的願望,以及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政治決心。

  2005年連戰訪大陸,兩岸實現以國共平臺為模式的政治互動。2008年國民黨執政後,兩岸經貿關係的機制化和兩岸共同參與區域經濟一體化問題,才真正起步。“習朱會”將再次成為兩岸關係史上影響深遠的事件。國共兩黨領導人的高層會見,“兩岸一家親”,兩岸同胞“血脈永相連”的事實,昭示兩岸關係將繼續朝和平發展的方向,大步前進。

  “風正一帆懸”。兩岸關係要發展,就要剷除“臺獨”的歪風。相信兩岸的智慧,定能攜手共進,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周忠菲 作者繫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