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白純:2016年臺灣政黨輪替可能性增大

2015-04-29 07:5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4月29日訊 25日,中共中央臺辦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與中國國民黨國政研究基金會共同舉辦、南京大學臺灣研究所協辦的“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發佈十週年紀念活動在南京舉行。活動包括“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發佈十週年圖片展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主任張志軍、中共江蘇省委書記羅志軍、中國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以及國共兩黨代表、兩岸專家學者近百人出席。

  南京政治大學教授白純出席研討會並提交發言提綱。他在提綱中對2016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作出了基本判斷,對未來一段時間的兩岸關係提出了一些看法,並建議未來如何在幾個方面著手做好對臺工作。發言提綱如下:  

  一、對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基本判斷

  2016年島內再度政黨輪替的可能性增大。

  一是新一屆領導人選舉受當局施政影響大。2008年謝長廷敗給馬英九,原因之一就是深受陳水扁貪腐影響,“中間選民”一邊倒向國民黨。未來一年多馬英九的民意支援很難走高,2016年國民黨受馬英九執政拖累的可能性很大。

  二是民進黨已比較適應島內新選民結構。民進黨是組織活力較強的選舉型政黨,國民黨很難在短期內出現脫胎換骨的根本性改變。

  三是國民黨很難找出與蔡英文匹敵的候選人。如無意外,2016年民進黨候選人將是現任黨主席蔡英文。蔡英文不是傳統官僚出身,是形象較為清新的中生代。根據民調,國民黨目前幾名熱門候選人與蔡英文之間存在一定差距,而黨內選舉步驟較為滯後,影響整體選舉佈局。

  當然,民進黨有短板。民進黨有“臺獨”黨綱,在兩岸交流中比較消極。這是選民最不放心的地方。兩岸政策是民進黨重新執政的最後“一里路”。“九合一”選舉表現出的主流民意是“不滿國民黨”,而不完全是“支援民進黨”。國民黨支援者在“九合一”中不投票或投反對票,2016年重新支援國民黨,並非沒有可能。2016年選舉對兩岸關係與臺灣前途影響更深刻,選民投票會更審慎。2016年國民黨支援者為了捍衛執政權,投票意願升高進而抬高投票率,也不排除國民黨“險勝”。

[責任編輯:何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