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嚴安林:蔡英文有能力“點亮臺灣、找回自信”嗎?

2015-04-22 14:3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民進黨通過英文代表民進黨參選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會後召開的記者會上宣讀了幕僚擬就的“找回自信、點亮臺灣”的參選聲明。華廣網17日刊載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臺港澳研究所執行所長嚴安林的文章分析蔡英文的參選生命,文章指出,當前的臺灣社會確實缺乏自信,但蔡英文沒有開出治療民眾自信不足的正確藥方,蔡英文兩岸政策的“缺課”註定她無法“點亮臺灣”。

  全文內容如下:

  4月15日,民進黨中執會以鼓掌方式通過提名蔡英文代表民進黨參選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會後召開的記者會上宣讀了幕僚擬就的“找回自信、點亮臺灣”的參選聲明,聲稱要將2012年敗選的眼淚轉換成笑容。面對不到300天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蔡英文躊躇滿志,志在必得。但問題是,蔡英文真的有能力“點亮臺灣、找回自信”嗎?

  一、當前的臺灣社會確實缺乏自信

  應該承認,蔡英文提出要找回自信,確實是看到了當前的臺灣社會事實上存在的自信不足的問題。曾幾何時,臺灣因為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一度成為“亞洲四小龍”之首,人們享受著經濟發展的成就,在心態上根本瞧不起海峽西岸的大陸。

  但在20世紀90年代之後,由於當政者如李登輝等忙於政治、疏于經濟,全民搞政治,全社會泛政治化,以至於臺灣的經濟發展陷入停滯,迄今已經在原先的“四小龍”中敬陪末座。特別是在大陸崛起與發展的對比之下,兩岸實力差距的持續擴大,讓不少臺灣民眾産生自信心嚴重不足的問題。如今蔡英文提出要找回自信,應該是看到了臺灣社會的病症。

  二、蔡英文沒有開出治療民眾自信不足的正確藥方

  為了增進臺灣民眾對馬英九執政的不滿,蔡英文在參選聲明中羅列了一系列臺灣經濟、社會與民生方面的問題,應該説這些確實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但也需要看到,這些也都是不太容易解決的問題,或者説是社會與經濟發展中的難題。尤其是蔡英文點出了臺灣社會發展中的“病症”,包括社會貧富差距與青年人生活困苦等,但蔡英文沒有診斷出這些問題的“病灶”——藍綠高度對立、民進黨“逢馬必反”與“逢中必反”的意識形態等。

  因此,蔡英文透過參選聲明,固然是給臺灣民眾畫出一塊大餅,特別是給年輕人畫出了蔡英文式的理想性很強的大餅,讓年輕人沉浸在美好的想像中,從而去支援她,但她最大的問題依然是只會運用漂亮的言語與辭藻來堆積她所描繪的理想,用突出所謂的“民主”、“開放”的過程,包括決策過程,來彌補無法達成結果的缺憾。因為蔡英文思想中並沒有能夠解決臺灣社會問題的藥方,從而只能通過類似于強調與突出過程來迷惑民眾。

  三、蔡英文兩岸政策的“缺課”註定她無法“點亮臺灣”

  “點亮臺灣”,當然是非常漂亮的辭藻,也是蔡英文與民進黨一貫聲稱的“愛臺灣”的表現。然而,提出如何“點亮臺灣”的方式與路徑其實比提出一個口號要重要得多。

  在當前大陸經濟持續發展、臺灣經濟對大陸依賴益發加強的情況下,如何處理好、穩定好兩岸關係,才是解決臺灣經濟與社會發展中問題的根本。蔡英文與民進黨如果依然“逢中必反”,對關係臺灣經濟發展命脈的兩岸服貿協議、貨貿協議等採取抵制政策,對加入亞投行採取反對的政策立場,如何能夠來“維持兩岸現狀”?如何維持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又如何有能力“點亮臺灣”?蔡英文與民進黨的所作所為實際上不是在“點亮臺灣”,而是在搞亂臺灣,讓臺灣沉淪。不是嗎!?(嚴安林,作者繫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臺港澳研究所執行所長)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