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章念馳:要創造出“新統一論述”

2015-02-26 14:5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東亞研究所所長章念馳研究員在《中國評論》月刊2月號發表專文《必須重新認識“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作者認為:“‘和平統一’的結果是允許‘一國兩制’,允許一個國家存在兩種制度,允許兩個不同管轄權的“高度自治”,允許維護不同制度與不同生活方式,”“説到底是允許維護現狀。但前提是必須共同維護‘一中框架’,維護‘一個中國’,要體現‘一中精神’,不能造成‘兩個中國’。”“臺灣民眾追求‘臺灣夢’,營造自己的‘主體意識’,是可以理解的,但不應該與‘大中國意識’與‘中國夢’對立起來。反之‘中國夢’與‘中國主體意識’應該很好地理解臺灣,包容臺灣,只有無所不包的‘中國夢’,才是會成功的夢。”文章內容如下:

  統一是中華民眾的不二選擇

  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地大人多,歷史悠久,這就決定了這個國家的個性。“維護統一,反對分裂”就是這個國家的基本屬性之一,也是這個國家的基本國情,分裂是這個國家不能承受之痛,一個分裂的國家是不能真正繁榮富強的,這樣的基因和屬性決定了這個國家所有仁人志士必須具有追求統一反對分裂的能力,否則他就會被視為“儒夫”、“昏君”,被人唾棄與譴責。

  中國無論是內亂或外患,經歷了無數次分裂與統一,構成了一部可歌可泣的史詩,但是所有的統一幾乎都是以武力的方式完成,可以説是武力征服,都是相互殘殺,血流成河。

  中國最近的一次統一是國民黨的“北伐”,與東北的“易幟”,完成了民國史的統一。然後經歷了“抗戰”至1945年日本投降,連被割讓的臺灣也回歸祖國,近代中國終於實現了完全的統一。但1949年國民黨在內戰中敗退臺灣,形成了國共兩黨隔海而治,已長達60多年,使中國又一次處於不統一狀態之中。

  怎麼完成中國最終完全統一,始終是這60多年來中民眾民“三大任務”之一,即使在中國經濟很不發達的情況下,人民生活過得很艱苦時期,“解放臺灣”依然是人們的不二選擇。直到“文革”結束,中國進入了“改革開放”時代,為了實現中國的現代化,希望有一個良好的“改革開放”的外部環境,中共領導人提出了“和平統一”的新設想,這是中民眾第一次想用和平方式完成最終統一的一種政治設想。但怎麼“和平統一”,它的方針、政策、途徑、理論……我們並沒有一整套辦法,只有一個“一國兩制”政治設想,準備“摸著石頭過河”。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