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兩岸學者關注臺灣選舉變局:新世代興起與新媒體應用

2014-12-30 03:0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第四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學術研討會在上海召開。

  12月29日上午,由上海臺灣研究所、上海市臺灣研究會、《臺海研究》編輯部共同主辦的第四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學術研討會在上海召開。(台灣網 張潔 攝)

  台灣網12月30日上海消息 12月29日上午,由上海臺灣研究所、上海市臺灣研究會、《臺海研究》編輯部共同主辦的第四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學術研討會在上海召開。與會的兩岸專家學者圍繞“臺海新形態”這一主題進行討論。其中數名學者對島內本次“九合一”選舉中新世代的興起與其中新媒體的應用表示關注,並展開熱烈討論。

  選民結構變化 青年世代興起

  上海臺灣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倪永傑在發言中分析本次選舉的特點,其中之一便是選民結構發生變化,年輕世代左右選舉結果。外省第一代凋零,每年消失10萬左右。年輕世代80後、90後主導選舉成敗。20-40歲人群佔臺灣人口的40%,每年新增首投族20萬,4年增加100萬。他們是李扁“本土化”、“去中國化”、“臺獨”教育所結出的惡果,“臺灣認同”、“臺灣主體性”、甚至“臺獨”意識濃厚,“反馬”、“反中”的情緒更為濃烈。這群“80、90後”一部分是東南亞如越南新娘的後代,他們沒有兩岸關係的概念,只有臺灣與越南的概念。

  同時,倪永傑表示,年輕世代的政治態度、投票行為已從“勇於表態、懶得投票”轉變為踴躍投票,不但自己投票,積極募款,而且動員父母、親朋好友返鄉投票。據臺灣趨勢民調顯示,年輕族群投票率遠高於過去平六成的投票率20-29歲達到74%,30-39歲高達78.2%,可能是本次選舉翻盤的重要因素。

  臺灣空中大學公共行政係教授兼主任、海基會顧問李允傑針對島內“首投族”的現象進行分析。他認為,隨著越來越多青年關心公共事務的現象發展,臺灣民意版塊出現結構性變化,不再是傳統的“北藍南綠。”“首投族”雖是少數,但對選戰的影響力“在質不在量”,這次“給年輕人一個機會”氛圍,感動許多為人父母。其實不只“首投族”,整個網路世代産生外溢效應。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常超亦表示,島內青年世代投票意識在增強。“首投族”在選舉中彰顯力量。他指出,本屆選舉中,青年表現出高於以往的政治參與熱情。據臺灣《聯合報》統計,20至40歲的選民約有600萬左右,而在臺北、臺中等城市皆有約12萬“首投族”,新北市更高達17萬。“首投族”加入、青年世代投票率提高,使部分縣市的派系票被沖淡,候選人的個人特質、執政黨的施政績效成為選民投票的重要參考。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