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李鵬: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越來越呈現出“新常態”

2014-12-30 02:5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副院長李鵬在第四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學術研討會上發言。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副院長李鵬在第四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學術研討會上發言。(台灣網 張潔 攝)

  台灣網12月30日上海消息 12月29日上午,由上海臺灣研究所、上海市臺灣研究會、《臺海研究》編輯部共同主辦的第四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學術研討會在上海召開。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副院長李鵬表示,如何看待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兩岸關係的發展,可以借鑒大陸經濟發展中的一個新概念——“新常態”來形容。

  李鵬指出,兩岸關係經過6年多的和平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近年來兩岸關係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不少學者以“深水區”、“盤整期”、“溫水期”等來描述和形容當前的兩岸關係。李鵬認為,兩岸關係發展的規律、特徵和走向與大陸最近頻繁提及的“中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中的很多方面都有契合之處。

  李鵬指出,2008年臺灣島內政局發生積極變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得以開創和發展至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遇到了一些現實的問題,機遇和挑戰並存。所謂的新常態,就是需要我們積極把握機遇,理性看待挑戰,以“平常心、同理心、進取心、自信心”來認識當前的兩岸關係。

  李鵬認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常態”具有四方面特徵。第一,兩岸關係發展步伐雖然放緩,但已經處於一個新的高度上,不能將當前兩岸關係遇到的新問題,與過去兩岸關係遇到的問題進行簡單的類比,得出悲觀的結論。第二,兩岸關係發展速度放慢,正好為我們調整結構,反思過去兩岸關係的發展提供很好的機會,為今後兩岸關係可持續發展提供動能。第三,目前兩岸關係發展依然保持相對穩定,趨勢並未改變。兩岸關係發展雖然暫時遇到一些問題,但依然按照其自身規律和方式朝著和平發展目標推進。第四,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確面臨一些變數,但不必過於悲觀。

  李鵬指出,對於“新常態”,《人民日報》用“不拘常例,不違常情”來解讀。兩岸關係的“新常態”也同樣具有“不拘常例,不違常情”的特徵。兩岸關係會不斷面臨新的問題,出現新的情況,必須要打破傳統的認知模式,“不拘常例”,提出新的理念和思路。於此同時,無論是大陸對臺政策還是兩岸關係發展,都不是與歷史完全割裂的,還是必須“不違常情”,從繼承的角度謀求發展的空間。(台灣網記者 張潔)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