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朱松嶺:“太陽花”學運帶給臺灣巨大傷害

2014-12-29 10:0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由台灣網(taiwan.cn)、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CCTV4)共同主辦的“2014年兩岸關係十大新聞”評選活動正在進行中,3月18日臺灣爆發的“太陽花學運”位列備選項之中。

  毫無疑問,3月18日發生在臺北的“太陽花”社會政治運動是2014年臺灣政治史上的重要事件,也是兩岸關係歷史上值得關注的事件。它産生的複雜根源、新媒體的動員方式、超乎尋常的政治結合、尷尬的退場機制以及對兩岸協議的杯葛和制約都值得做進一步研究。這一事件對臺灣政治、社會乃至兩岸關係産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

  “太陽花”事件的領導者以“反對黑箱服貿”為理由,打著“反馬”、反“全球化”、反“中國大陸”的旗號,以暴力方式佔領臺灣立法機構和行政機構,並不乏以惡毒的口號煽動反對兩岸關係的正常發展的目的。這一事件甚至繼續延伸它的影響力,對年底的“九合一”選舉有所波及。

  “太陽花”事件具有民粹性質

  “太陽花”社會政治運動絕對不是一場簡單的學生運動,它是由學生、社會各界反政府人士組成的民粹運動,這場運動在客觀上是“臺獨”話語塑造和史觀強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縱觀李登輝、陳水扁執政以來的20餘年臺灣教科書不難發現,“事實臺獨”教育已經成為臺灣史觀教育的常態。“臺獨”史觀塑造、“臺灣民族”塑造以及相關幹部培訓等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太陽花運動”作為一場有預謀的社會政治運動,早有籌備,遲早都會到來,只是找到了所謂“服貿黑箱操作”的導火線而已。硝煙散後不難看出這些運動領導者的政治身份,或公然宣稱自己是“臺獨分子”,或是民進黨員,或是民進黨主要政治人物的文膽,或是職業的社會運動專業戶,如此種種,不一而足。這些領導者在運動結束後,紛紛以之為政治資源尋求在政治舞臺上的進一步發展。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