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謝楠:對抗性思維只會讓臺灣錯失機遇

2014-08-15 08:3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8月12日,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臺灣大學發表題為“臺灣的未來”的演講,就高雄氣爆事件、臺灣參與區域經濟整合及兩岸經貿關係發表了一系列看法。華廣網14日刊載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經濟室助理研究員謝楠的文章指出,究其全文不難發現,蔡英文對兩岸關係特別是經貿關係,表面上提出了一些新説法,實質上其以對抗性思維看待兩岸關係的立場未見絲毫鬆動。

  全文內容如下:

  8月12日,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臺灣大學發表題為“臺灣的未來”的演講,就高雄氣爆事件、臺灣參與區域經濟整合及兩岸經貿關係發表了一系列看法,提出以石化業轉型推動高雄重建、召開“公民經濟會議”探索臺灣經濟發展新模式。在兩岸經貿關係方面,蔡英文一方面強調維繫臺灣的自主性是核心問題、主張平衡多元的經貿戰略,另一方面又稱願意面對兩岸長期存在的分歧,努力與大陸建立全新的互動溝通模式。究其全文不難發現,蔡英文對兩岸關係特別是經貿關係,表面上提出了一些新説法,實質上其以對抗性思維看待兩岸關係的立場未見絲毫鬆動。

  為高雄陳菊市政團隊卸責開脫

  高雄氣爆事故發生至今已近兩周,從島內媒體公佈的相關證據來看,災難的“元兇”是深埋高雄地下的石化管道監管維修失控,對此陳菊市政團隊負有不可推卸的重大責任。另一方面,陳菊市政團隊既沒有利用好災難發生後的3小時黃金救援時間,也沒有對災民善後問題進行妥善處理。面對洶洶民意,一貫以強硬形象示人的陳菊不得不公開道歉,其4名下屬包括1位副市長已宣佈辭職。

  但民進黨卻堅持“卸責為主”的危機處理原則。面對高雄氣爆所造成的重大傷亡,先打悲情牌,反覆強調“陳菊已30小時沒有合眼”,接著指責石化管線應由“行政院經濟部”負責管理、高雄扛不起,直接向“行政院”要求鉅額財政支援,最後反覆強調事件應由二十多年前時任高雄市長的吳敦義負責,完全無視民進黨在高雄已執政16年的事實。在演講中,蔡英文繼續稱讚陳菊市政團隊已“盡最大努力”,絕口不提民進黨應負有的責任。同時面對馬英九當局“中央機構”提供的諸多幫助,只輕描淡寫地提一句“有了一些響應”,完全不見最大在野黨黨首的格局。

  繼續以對抗性思維面對兩岸經貿關係

  面對兩岸經貿關係,蔡英文在演講中明確提出“不需要排除或排斥兩岸經貿互動和連結,但要堅持臺灣必須同步融入區域經濟的整合”,強調應全方位洽簽FTA,更積極投入東南亞、印度在內的新興市場,主張“平衡且多元的經貿戰略”,以此維繫臺灣所謂的“自主性”。並在此前提下,“願意面對兩岸長期存在的歧見,積極尋求兩岸爭議的化解之道,努力和對岸建立全新的互動及溝通的模式。”值得注意的是,蔡英文在這裡面對大陸罕見的使用了“對岸”而不是“中國”一詞,似乎釋放了一絲善意,同時提出建立互動溝通的“新模式”。這都可以説是蔡英文對兩岸經貿關係展現“變化”的一面。

  但遺憾的是,少量“變化”一面的背後是蔡英文堅持以對抗性思維看待兩岸經濟合作“不變”的一面。蔡英文強調“中國因素”是臺灣未來發展必須面對的挑戰,大陸經濟快速發展所産生的磁吸效應將使越來越多的臺灣投資及就業機會流向大陸,大陸經濟的轉型將與臺灣形成強烈的競爭關係,為此臺灣必須構建全新的發展戰略、強化核心的競爭力。在此,蔡英文延續了過往“立足臺灣,面向世界”的對外經貿戰略;同時對兩岸經濟的競爭性進行過度扭曲與誇大,凸顯出蔡英文及民進黨對大陸的戒備與不信任,反映其根深蒂固的“臺獨”意識形態。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