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楊平:蔡英文“調整論”低估大陸“反獨”決心

2014-07-16 09:4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近日,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接受《天下雜誌》專訪時拋出了所謂大陸“調整論”。華廣網15日刊載江蘇省臺灣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楊平的文章指出,蔡英文拋出“調整論”,借此為不處理“凍獨”案尋找依據;蔡英文誤解了張志軍主任近期臺灣行的善意,更低估了大陸反對“臺獨”的堅定決心。文章直言:奉勸蔡主席一句,還是應該認真考慮民進黨如何轉型發展、廢除不合適宜的“臺獨”主張,如此才是正途,才有利於兩岸關係的發展,有利於民進黨跨越距離執政的“最後一哩路”。

  全文摘編如下:

  近日,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接受《天下雜誌》專訪時拋出了所謂“調整論”,蔡語出驚人地表示,發展持續的、穩定的(兩岸)關係是不是一定要從“臺獨黨綱”著手,可以再持續討論;但她認為,只要民進黨打好年底的選戰,“連中國都會朝民進黨方向來調整。如果他們覺得,2016年最有可能贏的是民進黨的話,他們自動會去創造那個條件。”蔡英文拋出這段“調整論”,個人以為主要似折射出蔡的如下幾種心態:

  借此為不處理“凍獨”案尋找依據。6月中旬,由前民進黨“立委”陳昭南等人起草,民進黨黨代表許錦構、易錦隆擔任提案人,透過40多位黨代表聯署提出了“凍結臺獨黨綱”案,提交民進黨中央黨部,希望在7月20日民進黨“全代會”討論處理。提案出臺後,掀起軒然大波,引發強烈反彈,黨內對之多沒有好臉聲,口誅筆伐、大肆聲討,認為“臺獨黨綱”是民進黨創黨價值所在,不能為了和大陸交流而改變,否則就是自我矮化,更別談執政了,民進黨“絕不能背棄人民”,提案“凍獨”是錯誤的判斷。前民進黨主席遊錫堃更大聲質問,“臺獨”是民進黨創黨的核心價值,如果把它拿掉,那和國民黨有什麼不同?黨內基本教義派針鋒相對地提出“實踐臺獨黨綱”案進行抗衡,民進黨籍臺南市議員蔡旺詮夥同多名黨代表連署向“全代會”提案要求“實踐臺獨黨綱”,指責“凍獨”提案會讓國際社會誤以為民進黨要放棄“臺獨”,應當堅決予以抵制,要求2016年民進黨“總統”參選人應提出明確“臺獨時間表”,允諾任內執行,“勿再鄉願、鴕鳥,對‘臺灣獨立’目標一再不作為”。

  “凍獨”案引起如此大的反彈,蔡英文急忙出面滅火,先是由民進黨前秘書長蘇嘉全暗中動員、施壓部分黨代表撤簽;後是蔡英文親上火線,以“臺灣前途決議文”搪塞“凍獨”,老調重彈地表示“臺灣前途決議文”是民進黨普遍的共識,在某種程度上也代表臺灣社會的共識。在這共識之上,需要怎麼進一步處理,還需再看看;最終民進黨中央以下階段的重點放在“公民經濟會議”為藉口,決定將“凍獨”交由中執會處理,不排入“全代會”,進行冷處理,使之不了了之。只是蔡英文還有些擔心與不放心,如此對待“凍獨”,會否不利於爭取中間選民支援,故而拋出“調整論”,試圖要中間選民放心大膽支援民進黨,只要民進黨贏得2014年選舉,展現出2016的勝利姿態,大陸就會“朝民進黨方向來調整”,並自動會去為與民進黨搞好關係“創造那個條件”。蔡英文這裡無疑是在為不處理“凍獨”案尋找藉口,借此誤導選民騙取選票。

  誤解了張志軍主任近期臺灣行的善意。習近平總書記、俞正聲主席反覆強調、要求深入臺灣民間、深入基層,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和想法,增加兩岸的全面接觸、理解。習總書記特別提出“兩岸一家親”的重要理念,要求“積極創造條件,擴大兩岸社會各界各階層民眾的接觸面,面對面溝通,心與心交流,不斷增進理解,拉近心理距離。” 俞主席要求認真貫徹習總書記“兩岸一家親”的重要理念,提出兩岸應“從一家人的角度出發,多一點理解,多一點尊重,多一點體諒”。正是為落實習總書記、俞主席指示,國臺辦主任張志軍6月回訪台灣,高度重視“向南移”、“向基層紮根”、向“三中一青”傾斜,注意加強與島內基層民眾的交流,傾聽臺灣多元聲音、包括綠營的聲音,行程中就有與民進黨籍的高雄市長陳菊見面座談的內容,以增進相互理解、消除敵意、積累互信。活動期間,一些激進分子對張志軍主任的訪問車隊還做出荒唐、不理性的行為。只是大陸方面從兩岸關係的大局出發,容忍、豁達、大度,沒有過多去計較。這些可能造成了蔡英文主席的錯覺,把大陸的忍讓視為軟弱,甚至天真地以為大陸是感到民進黨發展勢頭看好,才有意識地對之示好、向其靠攏,故而大言不慚地説出只要民進黨打好年底的選戰,“連中國都會朝民進黨方向來調整”的幼稚話。蔡英文主席這樣看待張志軍主任訪台表達出的誠意、善意,那就大錯特錯,如此蔡英文未來真的贏得選舉成為臺灣地區領導人、民進黨重新執政,兩岸關係是不可能獲得穩定發展的。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