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專家:蔡主席,別鬧了!

時間:2014-07-15 15:53   來源:台灣網

  香港中評社7月12日發表臺灣戰略學會理事長、教授王昆義的評論文章説,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接受臺灣媒體專訪時指出,中國大陸最怕“押錯寶”,民進黨最大的挑戰在於2014年選舉一定要打好,若打得好,連中國大陸都會朝民進黨方向來調整,如果他們覺得2016年最有可能贏的是民進黨的話,他們自動會去創造那個條件。

  文章對此評論説,蔡英文的話顯見她對中國大陸的無知,在陳水扁執政8年的時間,蔡英文曾經掌舵陸委會4年,如今她講出這一席話,可以想像陳水扁對大陸的政策,為何會被這些主事的官僚,差一點把臺灣帶向“戰爭邊緣”的原因。

  首先簡單的回顧一下陳水扁時代的兩岸政策,從他就職演説中的“四不一沒有”,到“歐盟模式”,再到“大膽喝茶”,爾後逆轉成“一邊一國”,接著就是第二任提出的“和平穩定的互動架構”、“正名制憲”,最後是“入聯公投”。

  陳水扁在8年的任期中,提出這麼多攸關兩岸關係和平與戰爭的口號,中國大陸似乎只關心陳水扁是否會取消“臺獨黨綱”,其他的就只有“聽其言、觀其行”,中國大陸並沒有如蔡英文所説的中國最怕“押錯寶”。

  其實針對主權的問題,中國大陸從來就沒有“押寶”的想法。即使在1958年“金門危機”發生時,美國政府曾鼓勵蔣介石在當時宣佈臺灣獨立,但是美國的建言馬上被蔣介石回絕。

  也就因蔣介石在“金門危機”時還是不肯接受美國政府的建議,而宣佈臺灣獨立,所以爾後的金門炮戰,大陸就轉為“單打雙不打”,讓金門和臺灣可以緩和一口氣,而不至於讓兩岸非打個你死我活不可。

  到1980年代,中國大陸對臺政策改為“和平統一”,特別是大陸所宣示的“告臺灣同胞書”,都是只有大陸自己在轉向,從來沒有因為臺灣在兩岸政策的轉向而跟著轉。

  除了上述的行為之外,大陸對臺政策最大的轉向,就是到2008年國民黨籍的馬英九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之後的大轉向,讓兩岸至今已經簽署了21項協定。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