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鐘厚濤:高得票率難以掩蓋蔡英文面臨的困境

2014-05-26 15:0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5月25日,蔡英文以93.71%的得票率當選民進黨黨主席。華廣網今日刊載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鐘厚濤的評論文章指出,儘管蔡英文此次當選黨主席的起點很高,但由於其兩岸政策難以根本調整,民進黨內派系矛盾無法全面調和,島內“公民運動”風起雲湧,因而可以預測,蔡英文未來的支援度可能將難以維持目前的高位態勢,而是會越走越低。

  全文摘編如下:

  5月25日,民進黨舉行第15屆黨主席選舉,由於蘇貞昌、謝長廷等“天王”級大佬都沒有同臺參與競爭,使得回鍋參選的蔡英文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將黨主席“寶座”收入囊中,而且還一舉奪得了93.71%的得票率,幾乎創造了一個新的紀錄。儘管蔡英文此次當選黨主席的起點很高,但由於其兩岸政策難以根本調整,民進黨內派系矛盾無法全面調和,島內“公民運動”風起雲湧,因而可以預測,蔡英文未來的支援度可能將難以維持目前的高位態勢,而是會越走越低。

  兩岸政策依舊是蔡英文最大罩門

  2012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敗北之後,蔡英文感觸良深,坦言自己是輸在兩岸政策上。自此之後,儘管蔡英文有所醒悟,也曾嘗試做出一定調整姿態,例如指派相關智庫學者來與大陸交流。但從蔡英文兩年來的整體表現來看,她在兩岸政策上並未做出根本性調整,依舊是“獨影重重”。

  一是對於廢除“臺獨黨綱”的呼聲採取回避態度。2013年12月26日,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在民進黨“對中政策擴大會議”上,石破天驚地提出民進黨應該凍結“臺獨”黨綱。此語一齣,頓時引發各界熱議。兩岸三地有識之士都在觀察,民進黨是否會以此為契機,告別“臺獨”黨綱?蔡英文是否也會順勢而為,趁機推出務實理性的兩岸政策?但最終的結果卻顯示,蔡英文采取的完全是一種刻意回避的態度,根本就無意徹底調整兩岸政策。

  二是堅持所謂的“臺灣共識”,拒絕“九二共識”。2011年8月,在所謂的“十年政綱”中首次拋出“臺灣共識”之後,蔡英文對這個概念就一直唸唸不忘。2014年1月9日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提出所謂“2014對中政策檢討紀要”,蔡英文又生硬地強加進了一句:要“積極凝聚臺灣內部的共識”作為兩岸對話的基礎。事實上,空洞無物的“臺灣共識”自提出之後就飽受批評,不但國民黨的金溥聰等人對之大加口誅筆伐,就是民進黨的郭正亮、美國的智庫學者葛來儀等人,對之也都不屑一顧。但就是對於這樣一個不被任何一方接受的“臺灣共識”,蔡英文仍然死守不放,其目的無非就是妄圖用所謂“臺灣共識”來拒絕和取代“九二共識”。

  三是消極對待兩岸經貿合作。自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取得了突飛猛進的快速發展,經貿領域的交流合作更是如此。蔡英文由於其特定的政治立場,對於兩岸關係發展一直抱持戒備心理,對兩岸經貿合作關係的不斷深化持消極態度。在此次“反服貿”運動中,蔡英文也是一直走在人群的前列。而且學生中的領袖人物如林飛帆、陳為廷等人,都與蔡英文有著千絲萬縷的複雜關聯。

  “九二共識”已經成為兩岸交流的最大公約數,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也已經成為兩岸民眾的共同民意。民進黨只有早日接受“九二共識”、放棄“臺獨”黨綱、告別非理性阻撓,才能夠加入到兩岸和平發展的大潮當中。但蔡英文擔任黨主席之後,能否勇敢地邁出這關鍵一步,前景不容樂觀。如果蔡英文無法接受“九二共識”,繼續阻撓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那麼就等於直接違逆了歷史潮流,違背了廣大臺灣民眾的根本意願,最終的結果必將是支援度逐漸下滑,甚至直接被臺灣民眾所拋棄。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