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郁慕明:習近平談話可歸納為心情有明

2014-02-27 11:0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香港中評社27日發表訪談文章説,臺灣新黨主席郁慕明日前隨同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訪問大陸,郁慕明返臺後接受中評社訪問時,針對習近平對臺談話表示,習近平與連戰兩位在會面上談話的內容,這次所表現出來的是非常簡單明瞭、直接的論點。他分四點來談第一個是談“情”、第二是談“心”、第三是談“明”,第四談“有”。

  郁慕明表示,第一個講“情”,就是習近平特別強調的兩岸一家親,就因為有情,所以大陸在處理兩岸關係跟處理別的事務不一樣,因為要有親情,在處理時要很真情,不能虛情假意。因為是一家親,所以習近平會以親情的基礎,真情的態度來處理兩岸關係。

  郁慕明説,第二點是“心”,也就是因為命運共同,因此兩岸要共同的來處理,不是大陸單方面,臺灣也要有情,兩岸的事務,既然是一家親,大陸也表明瞭會以親情、真情來處理兩岸問題。臺灣也應該承認自己是中國人,當臺灣也承認是中國人,那就好辦了,就有心了,雙方就可以很有耐心的來處理了。而連戰在很清楚的答覆,兩岸之間,越來越進步,習近平説過去兩岸走的這條路,是正確的道路。

  郁慕明表示,第三點是“明”,就是明確、明瞭。習近平很明確的説,兩岸過去的努力,這條路走的很久了,那兩岸當然有困難,那困難要去解決,但是要解決這些問題,大陸不應該一廂情願的,也要站在臺灣的立場上,所以大陸也了解、明瞭臺灣人要出頭天。大家基於都是相同民族的、文化的,所以習近平很明確説,在“一個中國”的框架,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這樣的話,繼續往前走都是正面的,那麼當兩邊合作起來,民族強盛,是大家之福。這種表達是非常明確的。

  郁慕明説道,那這些非常明確的表達是基於什麼樣的基礎,是基於過去習近平對臺事務的了解,在這個了解上面,所以做明確的表達。那麼大陸都有這種信心與耐心,可是臺灣假設不是堅持同樣的話,回到過去的老路上,那可能不是大家之福。所以習近平整個的表達上,第三個字就是“明”,非常明確也明瞭臺灣同胞的想法。

  郁慕明表示,第四個是“有”。有的意思就是有攻有守,這話也是有些學者所説的軟中帶硬。習近平畫好底線,底線就是兩岸是一家人,所以畫出這樣底線是沒有錯的,除非臺灣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這就是説習近平守在一個民族的立場上,所以最後追求的也一樣是振興中華,大家共同努力,用智慧去解決兩岸現存的歷史跟現實的問題。

  他説,習近平在談話裏,是守住自己的底線,但是告訴你要走回頭路嗎?假設都是同胞,當然追求同胞之福祉,同胞的福祉是,當全部的力量整合起來後,變成一個民族的復興,那就是整個中華民族的盛世,對所有全體同胞都是有福的。

  郁慕明説,但是反過來就是説,如果臺灣不守住這條線,就承認不是跟大陸是同胞,那不是同胞就用不是同胞對待的方式,這沒有什麼好去辯論的,也沒有什麼好去自己把自己邊緣化的。那如果把他剛提的情、心、明、有四個字重新排列組合,習近平與連戰的心情,其實是非常明白,就是“心情有明”。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