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劉世洋: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不能走回頭路

2014-02-26 14:3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香港中評社26日發表署名為劉世洋的評論文章説,2008年5月以來,兩岸關係實現歷史性轉折,進入和平發展新階段,開創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但不容回避的是,目前兩岸關係仍存在“經熱政冷”不均衡、互動機制未健全、政治分歧難消弭等結構性問題。而民進黨至今仍頑固堅持“臺獨”立場,拒不承認“九二共識”,阻撓兩岸關係發展,島內部分民眾仍對大陸有成見,對兩岸政治對話有疑慮,對兩岸統一有憂懼。加之美日“以臺制華”圖謀不改,在在都使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存在波折反覆的風險。

  回望歷史,以鑒今事。兩岸關係幾十年一路走來,跌宕起伏,從“兩蔣”時期的激烈對峙,“李扁”時期的緊張動蕩,逐步走向現今的和平發展,實屬不易。2月18日舉行的“習連會”上,雙方就一致認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一條維護兩岸和平、促進共同發展、走向民族復興、造福兩岸同胞的正確道路,不應也不可逆轉。此前國臺辦主任張志軍在會見臺灣方面陸委會負責人王郁琦時也表示,絕不能讓兩岸關係再遭折騰,更不能走回頭路。

  歷史潮流,浩浩蕩蕩。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順應歷史大勢,順應兩岸民心,也不可能被逆轉。兩岸關係進入和平發展階段以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基礎不斷鞏固。從2005年“胡連會”以來的歷次國共領導人會晤,到近日的“習連會”、“張王會”,兩岸高層政治互信和制度化互動不斷增強;從兩岸兩會復談並簽署ECFA等19項協議,到“兩岸大三通”、“一日生活圈”的形成,兩岸經貿往來、文化交流、社會融合、感情聯繫愈發緊密,“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日益成為島內主流民意。正因如此,國民黨已明確將“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列入黨綱,馬英九當局亦多次重申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就連民進黨內也屢屢傳出調整兩岸政策、“凍結臺獨黨綱”的聲音,並初步形成贊同兩岸交流交往、以更開放態度面對大陸的共識。更重要的是,當前大陸綜合國力持續上升,主導兩岸關係基本格局和發展方向的能力不斷增強,進一步為確保兩岸關係不走回頭路提供了雄厚基礎和可靠保障。

  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不被逆轉,是時代賦予兩岸人民的共同使命,需要兩岸人民共同努力。

  首先,兩岸雙方要進一步鞏固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共同基礎,深化維護“一個中國”框架的共同認知。正如習總書記所説,這個基礎是兩岸關係之錨,錨定了,才能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而且,唯有不斷夯實這個基礎,兩岸關係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兩岸領導人要以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為重,敢於做歷史的先驅者,拿出高瞻遠矚的政治眼光和大膽創新的政治智慧,儘早開展政治對話,勇於解決政治分歧,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建立機制化、制度化保障,從而最終實現兩岸關係全面正常化。

  其次,兩岸應齊心協力深化和平發展格局,穩步擴大和平發展成效,夯實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經濟社會文化基礎。雙方應加強經貿往來,深化互利合作,加快推進ECFA後續協商進程,使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儘快生效,進一步完善兩岸經濟合作機制。馬當局積極修訂“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順應了各界期待,未來應著重廢棄不合時宜的限制政策,切實保障在臺陸生、陸客、陸配的合法權益,併為兩岸民眾交流往來創造更寬鬆的環境。尤其是,兩岸要加大力度擴大深化文教科技交流合作,適時推動商簽文化教育科技交流合作協議,進一步深化兩岸同胞的感情和文化認同。

  再次,一人拾柴火不旺,眾人拾柴火焰高。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鞏固和深化,離不開兩岸民眾的積極投入。習總書記明確表示,歡迎更多臺灣同胞參與到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行列中來,使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同時也讓廣大臺灣同胞特別是基層民眾都能更多享受到兩岸關係發展帶來的好處。讓兩岸老百姓從中不斷受益,既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出發點和歸宿,反過來也將贏得越來越多臺灣同胞的支援和參與。

  最後,民進黨也應審時度勢,把握機遇,順勢而為,勇於摒棄過時的“臺獨”立場,大膽調整保守的兩岸政策,儘快參與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中來。習總書記日前在“習連會”中溫情喊話,“無論是誰,不管他以前有過什麼主張,只要現在願意參與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我們都歡迎”。這無疑是對民進黨釋出了極大的善意。

  總之,鞏固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確保良好局面不被逆轉,是未來兩岸關係發展的重要目標,需要兩岸民眾團結協作,共同貢獻智慧與力量。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