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王鴻志:“習吳會”推動兩岸和平發展行穩致遠

2013-06-14 13:3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6月13日,備受關注的“習吳會”登場,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會見了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這是十八大及全國兩會領導人換屆後,舉行的首次兩岸執政黨高層會晤,對於未來兩岸關係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是接續了國共兩黨高層定期交流機制,為兩岸關係穩定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2005年,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錦濤與國民黨主席連戰共同發佈“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同意建立黨對黨定期溝通平臺,隨後三年雙方借助這一平臺帶動兩岸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為緩和兩岸緊張局勢、增進民眾了解做出了重要貢獻。2008年國民黨上臺執政後,國共高層定期交流機制進一步升級為兩岸執政黨之間的交流機制,成為推動兩岸關係迅速發展的重要保障。此次“習吳會”是在十八大完成領導人換屆及馬英九開啟第二任期後,國共兩黨高層首次會晤,象徵著雙方高層對此定期會晤機制的平穩承接與認同。國民黨大陸事務部主任高輝稱,這是與大陸新任最高領導人上任後的首次會晤,因此極具重要性。

  吳伯雄在會談中強調,“國共兩黨對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增進,絕對起了關鍵的帶動引導作用”。臺灣《聯合報》社論亦認為,這次會晤將至少牽動未來3年的兩岸關係走向。之所以有此判斷,也是基於國共高層建立了穩固而有效的會晤機制,能夠在推動兩岸關係發展過程中適時溝通,解決問題。

  二是雙方政治互信基礎持續增強,為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引向深入提供了保障

  馬英九在訪問團行前特別交代,“此行一方面檢討五年多來兩岸關係發展,另一方面前瞻未來方向”,並著重強調“兩岸不是國與國關係”。吳伯雄在會談中也代表國民黨表態,將堅持“九二共識”與“反對臺獨”的政治互信基礎,並稱這是“國共兩黨一致的立場,成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基礎。”相較于2012年3月吳伯雄在第五次“胡吳會”中提出“一國兩區”説法後,馬英九在綠營的猛攻下迅速回縮,本次會晤前馬英九聲明,吳伯雄這幾次赴大陸是得到授權而代其進行黨際交流。吳伯雄本次代表馬英九傳達的一個重要資訊是,“兩岸各自的法律、體制,都主張一個中國的原則”,“都用一個中國架構來定位兩岸關係。”吳此番表態明確承認了“一個中國原則”與“一個中國架構”,意味著雙方都可接受以“一中框架”定位彼此關係,這是臺灣方面就兩岸政治定位更為清晰的表述,對於提升彼此的政治互信具有指標性意義。

  在夯實雙方政治互信的基礎之上,吳伯雄進一步提出,未來國民黨雖仍將按照“先急後緩”、“先易後難”、“先經後政”的理念推動大陸政策,但不可否認,“經與政”、“易與難”之間,有些問題難於劃分,因此只要有利於兩岸和平發展,有民間人士針對相關問題展開對話,馬英九是不會限制的。可見,國民黨高層已體認到兩岸關係發展終將觸碰政治議題,未來雙方可從民間形式的二軌對話入手,就制約雙方關係發展的政治議題,特別是結束敵對狀態、簽署和平協議展開探討,這對深化兩岸和平發展將産生積極影響。

  三是靈活務實、著眼長遠,為兩岸關係未來發展指明瞭方向

  在兩岸關係發展進入“深水區”之後,臺灣的“國際參與”、兩岸經濟整合、社會文化交流的機制化等一系列難題漸次浮現。本次“習吳會”中,雙方為解決這些問題展現了靈活務實的理念與著眼長遠的氣魄。對於能夠儘速完成的服務貿易、貨物貿易及金融合作協議,雙方均全力以赴確保實現;對於兩岸互設辦事機構等既緊迫又障礙繁多的問題,雙方則發揮政治智慧,以靈活方式尋求突破。

  吳伯雄最後表示,“兩岸同屬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為了兩岸和平發展,以及中華民族長遠利益,應攜手同心”,“一起來為當代同胞和後世子孫,創造一條幸福的康莊大道”。習總書記亦強調,“要堅持從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的高度把握兩岸關係大局”,“要堅持在認清歷史發展趨勢中把握兩岸關係前途”。雙方的表態從全局與歷史的高度,為兩岸關係的發展指出了努力的方向。(王鴻志 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