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伍湘陵:送舊迎新 繼續推進兩岸關係前進

2013-02-17 09:4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華廣網8日刊載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經濟學博士伍湘陵的評論文章,回顧過去一年兩岸關係發展。文章指出,從兩岸經貿、兩岸同胞交流和兩岸互信方面來講,過去一年都有了不菲的成績,送舊迎新,兩岸同胞在即將到來的農曆新年中將繼續秉著和平發展的理念,共同推進兩岸關係朝兩岸同胞最大福祉方向前進。

  全文摘編如下:

  龍飛蛇舞,辭舊迎新,回顧過去一年兩岸關係的發展,收穫頗多。兩岸關係發展成果的獲得,關鍵在於兩岸同胞的共同努力。同時,也正是兩岸這些來自不同領域、不同行業、不同身份、不同年齡的同胞,彼此懷著最真摯的心,彼此坦誠溝通交流,從而為兩岸關係的持續推進奠定了最穩固的基礎。

  具體來説,過去的2012年兩岸主要成果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看:

  第一,就兩岸經貿發展來看。2012年,在外部經濟持續低迷的狀態下,兩岸經貿卻實現了逆勢發展。根據國家商務部統計,2012年,大陸與臺灣貿易額為1689.6億美元,同比上升5.6%。其中,大陸對臺出口367.8億美元,同比上升4.8%;自臺進口1321.8億美元,同比上升5.8%。在兩岸投資上,2012年,大陸共批准臺商投資項目2229個,同比下降15.5%,但實際使用臺資金額28.5億美元,同比卻上升了30.4%。截至去年12月底,大陸累計批准臺資項目88001個,實際利用臺資570.5億美元。另在兩岸經貿發展的機制化建設方面,兩岸去年簽訂了多項重要經貿協議,如《海峽兩岸投資保護和促進協議》、《海峽兩岸海關合作協議》、《海峽兩岸貨幣清算合作備忘錄》。相關協議的簽署,為兩岸經貿關係的穩定發展提供了保障,同時更為兩岸未來經貿關係的推進,奠定了制度性基礎。

  第二,從兩岸同胞的交流往來來看。在兩岸關係的向好發展背景下,兩岸人員的往來規模持續擴大。據統計,2012年全年臺灣居民來大陸534.02萬人次,同比增長1.47%;大陸居民赴臺263.02萬人次,同比增長42.56%。另據臺當局“觀光局”統計,2012年大陸游客赴臺達258萬人次,年增45%,規模和增長幅度都位居第一位。在交流的領域方面,兩岸交流實現了向教育、戲曲、電影等社會文化領域的拓展,並建立了常態交流模式。過去的一年,鞏固了兩岸交流的民意基礎,擴大了交流規模。同時,也拓展了社會交流的新領域,促使了兩岸交流層次的提高。

  第三,從兩岸互信來看。增進互信是兩岸雙方和平發展的前提條件,同時更是臺海甚至整個東亞地區穩定的關鍵。在過去的幾年時間裏,兩岸在累積互信的過程中實現了直航,開放了陸資、陸生、陸客赴臺,更在2010年簽訂了ECFA,這些成果的取得可以説都是兩岸互信的成果。在兩岸關係的發展過程中,兩岸互信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各領域,互信增進與兩岸同胞息息相關,須依靠兩岸同胞的共同培育。就兩岸政治互信來説, 2012年為兩岸“九二共識”二十週年,作為兩岸接觸與對話的基礎,兩岸雙方都非常重視兩岸兩會協商的這一成果,由此兩岸開展了樣式多樣的研討會。在相關研討會中,兩岸産官學各界精英回顧了“九二共識”給兩岸和平發展帶來的巨大貢獻,呼籲應創造條件發揮兩岸同胞的智慧,在兩岸社會積累更多的共識。另外,2012年兩岸在互設辦事機構、擴大文化交流、試探性的進行相關政治議題的探討、初步提出建立軍事互信等領域中都有突破。可以説,過去的一年,兩岸鞏固了政治互信,在社會、經濟、文化、軍事等領域也達成了眾多共識,為兩岸累積最大互信提供了重要條件和基礎。

  過去的一年,兩岸同胞緊緊相依,彼此珍惜兩岸發展的機遇,為增進兩岸同胞的共同福祉共同努力,不斷為兩岸關係的向前推進創造條件。送舊迎新,兩岸同胞在即將到來的農曆新年中將繼續秉著和平發展的理念,共同推進兩岸關係朝兩岸同胞最大福祉方向前進。新的一年,願兩岸關係的發展如新年煙花般燦爛星空。( 伍湘陵: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經濟學博士)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扶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