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伍湘陵:兩岸經貿進入“深水區”,未來如何走?

2012-11-01 10:4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華廣網10月31日刊載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經濟學博士伍湘陵的文章分析進入“深水區”的兩岸經貿發展問題。文章指出,進入“深水區”的兩岸經貿要有新的突破,必須是經貿合作的“量”與“質”的兼顧發展,同時更應偏重經濟發展的品質。另外,加快兩岸經貿合作的發展速度,也是兩岸機遇期內獲得發展先機的關鍵點。“深水區”兩岸要“知難而進”,做到深入淺出,實現兩岸經貿合作的大發展。

  全文摘編如下:

  目前兩岸經貿規模每年都有新的突破,兩岸經貿合作機制建設也邁入了快車道,發展到今天,已進入了“深水區”。那麼處於這一階段的兩岸經貿合作如何找到“涉水點”,繼續深化發展,新階段如何“知難而進”,實現兩岸經貿合作新的飛躍,這是兩岸應認真思考的問題。筆者認為,邁入“深水區”的兩岸經貿,未來發展之路應著重在以下幾個關鍵點上:

  一、兩岸經貿合作要更注重“走得穩”。兩岸經貿合作開始於上世紀80年代初,發展到今天取得了眾多成績,這些成績的取得,關鍵在於兩岸有著長時期的互信積累,為兩岸經貿合作提供了穩定的政策保障。同樣,對處於當前狀況的兩岸經貿,未來要有新的突破,重點也在於如何營造一個好的政策環境,保證其平穩發展。要繼續保持兩岸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同時根據新形勢新情況不斷提高政策的針對性和靈活性,把握好政策實施的力度、節奏、重點,並處理好政策與兩岸經貿發展品質的關係。這也就是説,兩岸政策既要能鞏固已有的經貿合作成果,同時又要有促進兩岸經貿合作取得實質性進展的作用。另一方面,兩岸經貿合作要實現穩定發展,必須要有相關的常設機構來領航,這就要求兩岸要加快推進互設事務性機構和行業領域中的專業性機構。只有兼顧好以上兩個層面,兩岸經貿合作才能保持“走得穩”。

  二、兩岸經貿合作要更強調“走得好”。到目前為止,兩岸經貿合作的框架已基本成形,兩岸貿易規模與投資規模也都有新的突破。但兩岸經貿合作,在過去的近30年的時間裏基本上注重的是經貿發展的規模或者説是量,而忽視了經貿合作的品質。在當前全球經濟低迷狀態下,兩岸都面臨著經濟轉型升級的壓力。要通過優化兩岸經貿合作結構,帶動和促進兩岸經濟的發展品質,從而搶佔經濟發展的制高點。要提升兩岸經貿發展層次,必須改變以往低層次的貨物往來,實現兩岸技術、知識、專利産權等高層次的貿易活動。另就投資來説,投保協議簽訂後,兩岸投資基本上實現了雙向發展,那麼在投資結構上兩岸更應有針對性的確定投資的産業結構、地區結構、項目規模結構等,以確保投資資金本身附加值的顯現。在兩岸經貿合作趟過“淺水區”,進入“深水區”後會更注重以質取勝。

  三、兩岸經貿合作也要“走得快”。在兩岸經貿合作有一定的基礎和積累了一定經驗後,加快兩岸合作步伐,是經濟本身發展的規律,也是全球區域經濟整合潮流下的客觀要求。當然,兩岸經貿要實現“走得快”必須是以“走得穩”與“走的好”為前提,只有在這兩個前提下兩岸經貿合作才能實現快速推進。這就要求兩岸有常態化的對話機制,從而能適時地交換意見,制定和完善兩岸經貿合作協議。

  進入“深水區”的兩岸經貿要有新的突破,必須是經貿合作的“量”與“質”的兼顧發展,同時更應偏重經濟發展的品質。另外,加快兩岸經貿合作的發展速度,也是兩岸機遇期內獲得發展先機的關鍵點。“深水區”兩岸要“知難而進”,做到深入淺出,實現兩岸經貿合作的大發展。(伍湘陵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經濟學博士)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