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專家:在臺灣,只有“罵”才有選票?

2012-06-19 09:4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歷經四個月的爭論不休,美國牛肉進口案終於進入決戰關頭,但藍綠對峙不讓,讓臺灣立法機構再度陷入空轉。大陸涉臺問題專家文睿18日在香港中評社發表文章指出,在藍綠口水戰、“打架秀”下,臺灣各界千呼萬喚的“朝野共識”究竟路在何方?

  全文摘編如下: 

  歷經四個月的爭論不休,美國牛肉進口案終於進入決戰關頭,但藍綠對峙不讓,讓臺灣立法機構再度陷入空轉。6月12日,臺灣“立法院院會”特別針對美牛案審議“食品衛生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結果不出外界意料,“朝野”再次上演激烈對決,民進黨揚言“焦土作戰,全力反對”,國民黨則全面應戰。值得關注的是,“朝野”再次險些上演“全武行”,民進黨籍“立委”于12日早上7時開始持續輪班佔據主席臺,“獨派”更是組織五六十位民眾在“立法院”大門外舉牌抗議併發動“牛糞作戰”。經過一整天的攻防,藍綠雙方沒有達成任何“朝野共識”,而此時全臺灣面臨豪雨連天,多個縣市遭受重大水災,廣大臺灣百姓急切期盼“朝野”能夠為人民救災解困。在此我們不禁要問,在藍綠口水戰、“打架秀”下,臺灣各界千呼萬喚的“朝野共識”究竟路在何方? 

  美牛問題自今年1月成為臺灣輿論焦點以來,國民黨力主開放,民進黨則反對到底。如果僅是簡單的民生議題也就罷了,而偏偏美牛案錯綜複雜,事涉政治、經濟、民生等多項重要領域,對臺灣未來發展關係重大,影響深遠,如果處理不當,不只涉及食品安全,更攸關臺灣對美國經貿、政治關係,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朝野”角力由此受到高度重視。民進黨主張“比照歐盟模式,瘦肉精零檢出”,似乎最能保障島內民眾健康,但在實際上是根本做不到的。以萊克多巴胺為瘦肉精,可促使豬牛多長瘦肉而增加消費者購買欲,而此藥物可能對豬牛有影響,但截至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科學證據足以證明美牛有害人體健康。 

  另外,在陳水扁主政時期,曾向世界主要貿易夥伴通報萊克多巴胺的安全容許量,民進黨其實早就知曉零檢出瘦肉精既無必要也不可行。更為重要的是,美牛問題不解決,“臺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恢復談判就遙遙無期。民進黨一方面批馬當局無能,一方面又阻撓馬當局推進TIFA,這明顯是一種自打耳光的行為。

[責任編輯: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