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張文生:黨內團結是蘇貞昌的最大挑戰

2012-04-12 09:0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民進黨主席選舉9日開始領表登記,選舉進入短兵相接的階段。華廣網11日刊載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政治研究所所長張文生的評論文章指出,目前就實力對比來看,蘇貞昌當選希望最大,但是處理黨內團結問題是蘇貞昌面臨的最大挑戰。安撫“反蘇”勢力已經讓蘇貞昌焦頭爛額了,恐怕很難再進一步寄望蘇貞昌在兩岸路線和黨內改革中取得更大幅度的進展。

  全文摘編如下:

  目前,民進黨主席選舉進入了短兵相接的階段。4月9日到13日,民進黨主席選舉領表登記,4月19日抽籤,5月27日投票。民進黨這一屆新任黨主席,將帶領民進黨參加2014年的“七合一”選戰,必須給予剛經歷2012年1月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失敗的民進黨重振旗鼓的信心,而誰能當此重任,島內外的社會各界正拭目以待。

  從目前有意參選的幾個人,包括蘇貞昌、蘇煥智、吳榮義、蔡同榮、許信良等的黨內實力對比看,蘇貞昌當選的希望最大。吳榮義、蔡同榮被認為是極“獨”派代表,極“獨”政治色彩鮮明;蘇煥智被認為是黨內孤鳥,在政治上左右搖擺。許信良因向來主張“大膽西進”,是民進黨內的務實派,但在民進黨內處於邊緣角色。他們在民進黨內都有一些選票,但是還不足以支援他們當選。蘇貞昌是民進黨內“四大天王”之一,在長期的從政歷程中逐步形成了個人的政治派系即“蘇係”,是民進黨內的實力派,“蘇係”子弟兵遍佈民進黨的中央和地方黨部,蘇貞昌參選民進黨主席雖然會面對不少反對的聲音,但是也一定會有子弟兵為他搖旗吶喊。蘇貞昌是“美麗島事件”辯護律師團成員,是民進黨的創黨黨員,也曾經擔任屏東縣長和臺北縣長,擔任過“行政院長”等職,在政治歷練方面其他人也難以相較。

  民進黨是選舉型的政黨,民進黨主席最重要的功能,是要團結全黨,起到“桶箍”的作用,把派系林立的民進黨上下攏在一起,發揮民進黨的戰力,在選舉中取得勝利。選舉是檢驗民進黨主席的唯一工具,2014年選戰是檢驗新任黨主席的主要標準。要論打選戰的經驗,其他人也不是蘇貞昌的對手。民進黨內雖然有世代更替的聲音,但是現階段沒有哪一個青壯代的政治人物足以在選戰中挑起統合、輔選、組織、動員的重任,民進黨青壯世代仍然需要有一個輔助、奠基的角色,而蘇貞昌則適時地迎合了這樣的需要。

  當然,目前民進黨內還有濃厚的“反蘇”的氣氛,由於長期從政的歷史,使得蘇貞昌與黨內許多政治人物結下了心結。2008年,蘇貞昌與謝長廷在黨內競爭臺灣地區領導人候選人一職,在初選過程中互相砍殺,至今仍傷痕未愈;2010年,蘇貞昌與蔡英文競爭“臺北市長候選人”一職,2011年蘇貞昌又與蔡英文競爭臺灣地區領導人候選人之位,蘇貞昌可謂屢敗屢戰,卻也留下了無法抹去的恩怨情仇。連“一邊一國連線”的召集人陳唐山都公開暗喻:“有人選過領導人、副領導人,再怎麼選都選不上,應該放棄,不要再出來了”。這股勢力如果集結在一起形成“反蘇”聯盟,而且推出人選如葉菊蘭等人,那麼,對蘇貞昌也會帶來比較大的威脅。

  蘇貞昌當選民進黨主席也許懸念不大,但是處理黨內團結問題是蘇貞昌面臨的最大挑戰。蘇貞昌為了化解民進黨內的“反蘇”氣氛,已經密切拜訪黨內政治人物如謝長廷、呂秀蓮、遊錫堃、蔡英文等人,登記前又到臺北監獄探視陳水扁,爭取“獨派”團體的支援。然而,政治是現實的,選前的這些動作目的明顯,相隔3年蘇貞昌才再次探扁,“獨派”就質疑:如果不是因為參選黨主席,蘇貞昌會去探視陳水扁嗎?蘇貞昌瞄準2016年參選的目標也很明確,民進黨內“反蘇”勢力如謝長廷、蔡英文等人能輕易讓蘇貞昌得手嗎?正如前扁辦主任陳淞山指出的,蘇貞昌必須自己真正超越自己才能面對爭議,蘇貞昌唯有放下個人政治恩怨,“反蘇”、“卡蘇”議題才會消失。可是,安撫“反蘇”勢力已經讓蘇貞昌焦頭爛額了,恐怕很難再進一步寄望蘇貞昌在兩岸路線和黨內改革中取得更大幅度的進展。(張文生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政治研究所所長、副教授)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