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羅華青:武昌首義功載韆鞦 辛亥三烈名垂青史

2011-10-10 15:31:00
來源:台灣網時尚
字號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武昌起義驟然爆發。起義的前一天,負責籌劃起義的三位重要人物,彭楚藩、劉復基、楊洪勝,因事泄被捕,慷慨赴難,史稱“武昌首義三烈士”。

  彭楚藩,湖北鄂城人,從1911年夏天起在新建的湖北憲兵營。當時湖北秘密革命團體正在清政府編練的新軍中發展組織,彭楚藩熱心革命,先後加入共進會和文學社,並擔任兩組織在憲兵營的代表。文學社和共進會為起義而聯合後,彭楚藩擔任軍務籌備員,負責軍事佈置及聯絡。

  劉復基,湖南常德人,曾參加華興會在湖南的起義活動,事敗後東渡日本,加入同盟會。1906年奉命回國,借在漢口《商務報》任職之便,暗中結納同志,宣傳革命。武昌起義之前,劉復基擔任起義總指揮部參議,同時兼職政治、軍務籌備員。

  楊洪勝,湖北谷城人,自幼務農,投軍後由湖北防營轉新軍,1911年4月加入文學社。起義總指揮部成立後,楊任軍務籌備員,擔負交通重責。
   
  1911年10月9日上午,總指揮部參謀長孫武在設于漢口俄租界的籌備處配製炸藥不慎失事,革命黨人的名冊及供起義用的文告、旗幟、部分彈藥落入租界巡捕手中。清湖廣總督急令按名冊捉拿革命黨人,形勢萬分危急。當天下午,在武昌小朝街85號的軍事指揮部,總指揮蔣翊武和劉復基、彭楚藩等人,緊急商討應變對策,果斷決定當晚12時以南湖炮隊的炮聲為號,城內外同時起事。蔣翊武、劉復基、彭楚藩等6人在指揮部坐守主持。深夜,樓下傳來猛烈的擊門聲,劉復基意識到情況不好,馬上叫其他人翻越樓窗逃走,自己手持一枚炸彈守在樓梯口。軍警破門而入,劉急忙向下投彈,因未來得及拔引線,炸彈落地未爆,清軍一擁而上將劉復基抓住。蔣翊武、彭楚藩從樓窗跳下後被圍在巷子裏,蔣在混亂中脫身,彭楚藩與劉復基等人一起被捕。
    
  清湖廣總督見捕獲多人,震驚之中急令連夜提審。首先受審的是彭楚藩。主審官鐵忠見彭身著憲兵服,想到自己妹夫為憲兵營管帶,恐憲兵營出現黨人使妹夫受過,故在審訊時有意為彭開脫説:“你是憲兵,一定是去捉革命黨的吧?”而彭楚藩徑直大喊:“我就是革命黨,除了滿奴和漢奸外,都是革命黨,你們殺也殺不完!”鐵忠等相顧失色,氣急敗壞忙令將彭押下候斬。第二個受審的是劉復基。鐵忠剛開口問話,劉即厲聲打斷:“要殺就殺,何必多問?”進而痛斥清朝統治的腐敗和殘暴。被推下時,他使出全力大呼:“同胞呀,大家起來革命!”接著受審的是楊洪勝。楊在10月9日下午按指揮部的安排運送彈藥給工程第八營的同志,送完一竹籃子彈後再送炸藥時,軍警跟蹤而至。他反身投出一彈,未料距離太近,自己也受傷倒地。楊洪勝被押進督署公堂時臉面血肉模糊,鐵忠問過姓名即令斬首。楊洪勝怒吼:“好!只管殺,你們自己的末日就要到了!”

  彭楚藩、劉復基、楊洪勝──三位頂天立地的英雄,面對屠刀寧死不屈,于10月10日淩晨血灑督署轅門,時年分別為25、28、26歲。同為湖北革命黨人的胡石庵,賦詩泣頌三烈士:“貌清而潔,骨俠而烈。促革命之動機,貢犧牲于祖國。湖湘種靈兮,孕茲三傑。韆鞦萬歲,永紀念夫鄂州血。”

  為紀念武昌首義三位烈士,後人將武昌閱馬場往西一條街命名為“彭劉楊路”,還先後為他們立了紀念碑、建了“三烈亭”、塑了三烈士像。

  作為辛亥革命時期武裝鬥爭一系列挫敗後的首次勝利,引發全國響應,一舉推翻封建、創立共和──武昌首義功在韆鞦;作為武昌首義前夜義旗待舉而壯烈獻身的第一批革命志士,激勵大眾奮起,一往無前怒發“首義第一聲”──辛亥三烈名垂青史。(羅華青)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