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李英明:民進黨政策“內卷化” 成零度論述

2011-09-01 09:1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聯合報》今日刊載臺灣中華科技大學副校長李英明的評論文章分析民進黨的零度論述。評論指出,民進黨的政策論述呈現明顯的內卷化現象,沉浸在傳統的邏輯思維和命題的漩渦之中,不具有開創性。到最後就會陷入自我畫圈圈的地步,讓一切變成零,變成零度論述,零畫多了,只會成為零度政黨。

  評論摘編如下:

  隨著蔡英文競選政綱的不斷公佈,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政策論辯陸續展開,而承不承認“九二共識”的存在,到底“臺灣共識”是什麼,這兩個相關聯的問題,成為朝野攻防的焦點。 

  如果將上述兩個爭論,與前幾次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有關兩岸關係的爭論連起來看,我們會發現,民進黨兩岸論述呈現出鮮明的“路徑依賴”現象,仍然依託一些既有的範疇、概念和命題之上,不具有外擴性,而且不斷的內縮。民進黨的政策論述也呈現明顯的內卷化現象,沉浸在傳統的邏輯思維和命題的漩渦中,不具有開創性。蔡英文和民進黨的兩岸論述,就像一把折扇,儘管把它折起來,雖然有時可以掀開來搧一搧風,但不必太在乎折扇上到底有無畫上新的畫面,或出現新的話語字詞。 

  政黨論述的內卷化,講正面點,可説成是忠於傳統,延續傳統;但務實理性點看,其實就是趨向保守守舊,無法與時俱進的作出相應調整,從而有可能不斷與現實脫節。 

  民進黨論述的內卷化,最具體的第一個表現就是:不管什麼議題,都從本質主義出發,把很多問題都當作本質,當作化石般看待,並且強調要不斷地“堅持”它們,無法創造性地為這些議題概念賦與新的內涵和生命力。

  論述內卷化的第二個表現就是:不管就什麼議題,都只會從二元對立的角度看,而不會從關聯的、對偶的、辯證的視野去分析。於是在面對大陸時,只會強調要從世界進入大陸市場。 

  論述內卷化的第三個表現是:碰到任何挑戰,只會不斷地退回基本教義上,可是別人追問有關基本教義的內涵時,卻只能通過套套邏輯,迴圈論證的方式去辯護,從而使得基本教義的內涵顯得空洞化與虛化。例如:在面對外部質疑時,就會不斷強調要以臺灣為優先,要以“臺灣意識”為基礎,可是當人們追問什麼是“臺灣優先”,什麼是“臺灣意識”時,就陷入難以回答的窘境之中。 

  論述內卷化到最後就會陷入自我畫圈圈的地步,這不是成就圓形,而是讓一切變成零,變成零度論述,零畫多了,只會成為零度政黨,這應該不是任何政黨所願意變成的樣子。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