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王昆義:“澳門模式”是民進黨內舊官僚的舊思維

2011-05-09 08:39:00
來源:
字號

  臺灣戰略學會秘書長王昆義教授今天在臺灣《旺報》發表文章,分析了民進黨內提出“澳門模式”背後的深層含義。文章認為,民進黨目前雖否認啟用“澳門模式”的説法,但它的提出絕非空穴來風,這是民進黨內陳水扁當局時期官僚舊思維重新抬頭。

  評論摘編如下:

  陳水扁當局時期的“駐美代表”吳釗燮在美國華盛頓演講時表示,如果民進黨再次領導臺灣,將以“澳門模式”取代“九二共識”來維持兩岸協商。雖然民進黨否認這項説法,但在民進黨不接受“九二共識”與“一中原則”等政治前提下,海協、海基兩會協商機制可能中斷。為解決這項困境,民進黨屆時是否再搬出“澳門模式”作為權宜之計,也不見得不可能發生。

  重提澳門模式 拋風向球

  “澳門模式”是兩岸在2005年春節包機協商的過程。依臺當局大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賴幸媛的説法,是因當年臺海形勢緊張、政治動蕩下,不得已的權宜之計,起因是2004年辛亥革命93週年紀念日之際,陳水扁提出“兩岸可‘以九二香港會談為基礎’,尋求‘雖不完美,但可接受’的一種方案,做為進一步推動協商談判的準備”。

  事實上,“九二共識”是指兩岸均不否認“一個中國”的事實,這是大陸可以接受的“政治基礎”。但若民進黨既不接受“九二共識”,也提不出可以和大陸協商的“政治基礎”,難免會讓人憂心民進黨若重新領導臺灣,兩岸透過兩會的協商機制,將再次中斷。所以吳釗燮這時重提“澳門模式”,可以説是一項風向球,絕非完全空穴來風。否則他大可不必大老遠的跑到美國去提出這項主張。

  其實,2005年民進黨和大陸在澳門協商春節包機成功以後,當時陳水扁辦公室內就大有人相信“澳門模式”,可以取代在香港所確立的“九二共識”。

  擋不住舊官僚的舊思維

  民進黨為何有些人偏愛“澳門模式”呢?這是因為“澳門模式”有所謂“公權力”直接支撐,看似不需什麼“政治基礎”,也不需要什麼“政治前提”存在。

  民進黨既不願意接受大陸“一中原則”的基本立場,大陸也不接受民進黨沒有“政治立場”的談判,所以陳水扁領導臺灣8年,兩岸一直談不起來的關鍵就在此。

  現在民進黨部分人士又重提“澳門模式”,顯然是對那一次的春節包機談判模式還懷有夢想,導致他們認為兩岸可以不必在“九二共識”的前提下,能夠延續馬英九當局的協商模式,繼續跟大陸進行“沒有九二共識的共識”的協商,最起碼也要在陳水扁時代所曾經提過的“兩岸和平穩定互動架構”中,所曾經主張的“一個和平原則”,而不是“一中原則”,這些都是陳水扁當局時期最津津樂道之事。

  雖然,目前為止民進黨中央否認採用“澳門模式”的作法,但蔡英文的幕僚內,卻廣泛使用陳水扁當局時期的舊官僚,如果民進黨重新領導臺灣,又有誰能擋得住這批舊官僚的舊思維呢?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