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林建甫:民進黨的鎖閉究竟鎖在哪?

2010-04-29 11:11: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臺灣《旺報》28日刊出臺大經濟係教授林建甫的文章説,原民進黨民代林濁水認為,民進黨不能説政策完全沒鎖閉,但實際沒鎖住。其論斷盲點在於,在兩岸經濟問題上只看到製造業。而現在經濟最重要的服務業,沒有政策放行就行不得。民進黨過去8年主政時期,面臨邊緣化威脅,除了鎖閉與積極防堵企業登陸外,幾無突圍策略辦法,這只是把臺灣的機會葬送。
 
  文章摘編如下:

  最近的一個研討會,討論民進黨是否鎖閉?林濁水先生,我敬重的一位大師級人物,他對該問題的看法是,民進黨名義上不能説政策完全沒鎖閉,但實際上沒鎖住。相對於很多不明是非的扁迷,一再的強辯阿扁時代沒有鎖閉,濁水對很多問題都有深邃的看法,能夠有專業的論述。他都承認民進黨是鎖閉,只是要鎖沒鎖住。不過,濁水先生的看法仍然有問題。

  濁水的主要論點:民進黨既沒鎖住,反而利用大陸工廠等於世界第一,臺經濟卻仍不振,則非鎖閉之故;在2000年政黨輪替前夕,資訊硬體産業留在臺灣製造的已經不到50%,到了2005年竟只剩6.8%,而在大陸生産的高達81%的驚人比例。隨著臺商外移,臺灣對大陸(含香港)出口依存度如今超過4成,更是世界第一,高過韓國的20%足足一倍。兩岸經貿整合的程度極為驚人。

  他還認為,從1987到2008,臺商對大陸的投資佔對外投資的53.66%,估計已達1500~2000億美元。創造出口總額達1.8萬億(新台幣,下同)以上,佔同時間大陸對外貿易12.74%,雇用勞動力約1500萬,幾近臺灣的總人口。向大陸繳稅超過1000億美元。由兩岸産業高度整合的情形來看,批評臺灣前幾年經濟不振是因為對大陸鎖閉,完全是無厘頭。

  喪失先機的服務業

  濁水先生的盲點在於,在兩岸的經濟問題上只看到製造業。因為雖然民進黨政府對製造業設立種種關卡、登陸上限。但廠商可以迂迴前進,透過海外再轉進大陸,人員、廠房機器設備都可以達到西進目的。然而,現在經濟最重要的服務業,尤其金融、教育,都是特許行業。沒有政府的同意、政策的放行,不開放,就行不得。

  從2000年後,大陸銀行業開始國際化,到香港IPO,臺灣一點機會都沒有。連臺商都被逼的到香港上市上櫃。教育事業就更不用説,到今天連陸生來臺都可以吵成這個樣子,這不是鎖閉,是什麼?

  在民進黨執政的時候,反對兩岸三通直航、反對開放大陸觀光客來臺、反對承認大陸學歷;現在民進黨是在野黨,繼續反對,反對兩岸經貿正常化、反對簽署經濟協議等等,一個主張對大陸這一個全世界最大的出口市場封閉、不願意關係正常化的政黨,這不是鎖閉又是什麼?

  無突圍策略的鎖閉

  民進黨過去8年主政時期,面臨邊緣化威脅,政府除了鎖閉與積極防堵企業登陸外,幾乎沒有任何突圍的策略與辦法,這只是把路走窄,把臺灣的機會葬送。臺灣2000年後的經濟發展,出口産業尤其電子業一支獨秀,擷取大半的經濟成長果實,其他百業蕭條。阿扁時代平均經濟成長率雖有4.1%。但是亞洲四小龍最末,連東南亞五小虎都不如。按複利計算,8年居民所得應增長38%,但除了造就電子新貴,一般民眾都沒感受到經濟成長,各行各業薪水不漲,就業機會普遍減少。這就是鎖閉的經濟成就。

  在多數民眾期待改變的期望下,馬政府上臺後積極採取開放政策,改變過去鎖閉政策所造成的經濟發展劣勢,尋求與大陸洽簽ECFA,作為臺灣與亞太經濟整合,甚至全球經濟整合接軌的關鍵一步;然民進黨仍習于“反中情結”,百般阻撓又提不出自己的替代方案。民進黨要再造,應該徹底的檢討其大陸政策,否則無法向臺灣人民交代。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趙靜]